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固態電池技術的突破速度超乎想象。原本業界普遍認為,固態電池的大規模應用至少要等到2030年,然而,在最近的2025香港車展上,多家車企卻驚人地將這一時間表提前至2027年。這一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引爆了業界,預示著固態電池技術的商業化進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
根據固態電池規模預測表,當前仍處于固態電池的研發階段,但長安汽車卻在車展上宣布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他們計劃在2025年底推出搭載固態電池的功能樣車,并在2027年逐步推進全固態電池的量產。與此同時,上汽集團也緊跟步伐,宣布將在2027年裝車自家的固態電池。這一系列舉措無疑為固態電池技術的商業化應用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市場的反應同樣熱烈,固態電池量產化的加速趨勢激發了資金對固態電池領域的熱情。數據顯示,近期電池ETF(SH561910)的資金凈流入量顯著增加,最近5個交易日累計凈流入517萬元,最近10個交易日更是累計凈流入1352萬元。這充分說明了投資者對固態電池技術未來發展的信心。
固態電池作為新興行業,其發展歷程往往伴隨著兩次爆發機會。第一次是技術初露鋒芒時的主題炒作,而第二次則是技術成熟、行業放量后相關企業的利潤爆發式增長。當前,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和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固態電池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進一步推動了固態電池技術的商業化進程。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已經具備了明顯的優勢。而在低空經濟中,eVTOL飛行器對高能量密度電池的需求日益迫切,這為固態電池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機器人領域也高度重視固態電池的高安全性,將其視為提升設備性能和可靠性的關鍵因素。這些領域的快速發展為固態電池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中國固態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5年)》顯示,2024年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已達到5.3GWh,全部為半固態電池,且主要由中國企業生產。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在全球固態電池市場的領先地位。預計到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將達到614.1GWh,中國企業在其中的份額將備受矚目。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年固態電池高質量發展藍皮書》也預測,到2030年,全球全固態電池市場規模將達到172億元。這一數據進一步證明了固態電池技術的巨大市場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2024年固態電池已經經歷過一波炒作,但綜合各項預測數據來看,未來幾年固態電池行業仍將迎來成長性支撐的第二階段機會。因此,對于投資者而言,如何把握這一機遇成為了關注的焦點。或許,跟隨電池ETF(561910)的資金流向,將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當前,電池ETF(561910)跟蹤的CS電池指數市凈率接近2.83,市盈率24.28,處于近十年來的較低分位點。這意味著,與過去大部分時間相比,現在的估值更為合理,為投資者提供了較好的入場時機。同時,近期的高工固態電池峰會、國際固態電池科技大會等事件也將進一步推動市場對固態電池技術迭代的預期升溫,為板塊行情的底部向上提供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