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航天工匠李賀:17年匠心磨礪,鋪就大國重器“生命線”

   時間:2025-06-13 01:28:23 來源:ITBEAR編輯:快訊團隊 IP:北京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在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隅,李賀的身影總是與精密的圖紙和錯綜復雜的加工參數緊密相連。十七載光陰,他傾心于為航天產品構建一條條至關重要的“血脈通道”,每一個微米級的數字,都是他匠心獨運的見證。

起初,李賀踏入航天電器的大門,懷揣著將所學專業知識付諸實踐的樸素愿望。從一線操作崗位起步,他憑借不懈的努力,逐步轉向了工藝技術崗位。然而,正當眾人以為他將擁有更多選擇時,李賀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主動請纓,重返一線操作崗位。

“工藝文件上的文字,唯有浸潤了機油的味道,才能真正轉化為生產力。”談及當年的抉擇,李賀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時光回溯至2013年,車間內,一臺嶄新的進口五軸設備靜靜地矗立著,由于缺乏操作人員,它幾乎成了擺設。李賀深感惋惜,決定親自攻克這一難關。他拿出幾年工作積攢的7萬元,購置了一套數控系統和一臺簡易數控設備,這在當時對他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他在家中搭建起“微型實驗室”,朋友戲稱他把家變成了機床倉庫。面對質疑,他暗下決心,要在數控領域闖出一片天。

此后,李賀扎根一線,與工友們并肩作戰。六年間,他不僅深入鉆研設備和數控系統,還帶動團隊共同學習,使操作人員掌握了計算機軟件編程技能,實現了從手工編程到軟件編程的跨越。他對技術的執著與熱愛,讓他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帶領團隊開發了六類數控設備的后置處理,統一了機外對刀刀座標準,為零件的數字化制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十七年間,李賀從一名普通的一線技能工人,成長為貴州航天電器機加車間的特級技師、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領銜人。他的工位始終設在車間一線,他說:“機器會更新換代,技術會不斷迭代,但對待工作的認真態度不能改變。”

在李賀的心中,每一個零件都是一件藝術品。他所在的工作區域,擺滿了形態各異的零件,這些都是他夜以繼日奮斗的結晶。“別看這些零件小,它們在航天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李賀介紹道,公司生產的零部件多用于航天領域,對產品質量的要求極為嚴格。

2023年,在加工某新型連接器零件時,為了滿足信號高速傳輸、高可靠性連接及嚴苛環境適應性要求,需要將耐高溫、耐輻射的高溫合金材料表面粗糙度達到Ra0.2,而當時行業水平僅能達到Ra0.8。面對這一難題,李賀帶領團隊歷經近一年的攻關,用廢了342個樣品,終于在第343次試驗中找到突破方法,通過優化加工參數、創新加工刀具和改進工裝夾具,成功將連接器零件的表面粗糙度降至Ra0.2。

十七年來,李賀帶領團隊攻克了730多個技術難題。他主導的高轉速高進給大切深等體積銑削技術使粗銑加工效率提高了60%,真空吸附夾具解決了大型薄壁零件的加工難題,產生了超過1200萬元的經濟效益。這些精密零件如同航天事業的“血管”,將信號與能量輸送到大國重器的每一個角落。

李賀深知,航天事業是一場需要代代接力的馬拉松。他不僅在工作中積極探索新技術,還通過進修提升學歷,保持著對新知識的強烈求知欲。同時,他也將工匠精神傳承下去,從專注個人突破的“運動員”轉變為培育人才的“教練員”,全力為航天事業培養新生力量。

為了激發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李賀推行了“積分制”管理模式,詳細記錄徒弟們的攻關進度、改進成果和質量表現等指標,每月統計積分,年度匯總排名。這一舉措有效激發了團隊成員的進取心,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他還自主研發了具有知識產權的學習系統,匯編了12600道數控試題的題庫,分享給同事和行業學校,為更多人提供了學習資源。

近五年間,李賀工作室累計培養了50余名青年人才,其中18人次在院(市)級以上職業技能競賽中獲獎,培養出技師、高級技師14名。他的徒弟們先后被授予貴州省技術能手、貴州省青年崗位能手、航天十院技術能手等稱號,為航天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RSS訂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城区| 台湾省| 云和县| 砀山县| 顺平县| 文安县| 仙游县| 游戏| 夹江县| 永福县| 新安县| 奉新县| 阜城县| 海安县| 罗甸县| 锡林郭勒盟| 葫芦岛市| 昌吉市| 肇东市| 三门峡市| 格尔木市| 凤城市| 孟津县| 安远县| 武宣县| 海口市| 庆安县| 泽普县| 汉寿县| 孟津县| 黑龙江省| 长岭县| 封丘县| 清河县| 城口县| 互助| 昌图县| 通河县| 苍南县| 太湖县| 正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