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9日第三屆眉山市衛星應用產業發展大會上,一位特別的嘉賓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她就是被譽為“北斗女神”的徐穎,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的研究員,也是北斗導航系統的杰出科學家。
徐穎以幽默的方式介紹自己,稱自己既是眉山的本土女兒,也是科研戰線上的一名戰士。她深情回憶起自己的成長經歷,1983年在仁壽縣的書香家庭中誕生,母親是數學教育者,父親是工程師。在這樣的環境下,她從小就展現出了對科學的濃厚興趣與天賦,4歲便踏入了小學的校門,16歲便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京信息工程學院(現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專業,20歲更是直接進入北京理工大學開始碩博連讀,專攻信號與信息處理技術。
談及與北斗的緣分,徐穎表示,那是2006年,她的導師分配給她北斗二號接收機課題,讓她首次接觸到了衛星導航領域。那時的北斗系統還處于蹣跚學步的階段,技術難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然而,徐穎在讀博期間,不畏艱難,攻克了高動態信號快速捕獲與精密跟蹤的難題,為北斗信號的增強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2009年博士畢業后,面對企業的高薪誘惑,她毅然選擇了加入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投身于北斗工程的最前線。
徐穎始終圍繞著如何讓北斗更精準、更可靠這一核心命題展開科研。她的努力與付出,終于在2016年得到了回報,一段關于北斗的科普視頻在網絡上迅速走紅,她也因此被廣大網友親切地稱為“北斗女神”。
回到家鄉眉山,徐穎感慨萬千。她看到一批又一批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和企業家,正秉持著新時代的航天精神,以及北斗精神的鼓舞,以“敢上九天攬月”的豪情壯志,書寫著新時代的航天篇章。她深情地說:“作為一個從眉山走出去的科研工作者,我衷心希望,我們都能共同努力,讓北斗的星光照亮岷江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