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寧德時代鋰金屬電池研究:能量密度提升,循環壽命翻倍亮相國際頂刊

   時間:2025-06-07 18:38:26 來源:ITBEAR編輯:快訊團隊 IP:北京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寧德時代近期宣布了一項重大科研突破,其21C創新實驗室的歐陽楚英與王瀚森團隊在鋰金屬電池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該成果已被國際權威期刊《自然·納米技術》收錄發表。

作為《自然》雜志旗下的頂級子刊,《自然·納米技術》在納米材料科學領域具有極高的影響力,此次發表的研究成果無疑為寧德時代的科研實力再添一份重量級證明。

研究團隊深入剖析了鋰金屬電池在實際產品設計條件下的失效機制,并提出了一套創新的電解液設計原則。這一原則旨在實現鋰金屬電池產品的高能量密度與長循環壽命的雙重提升。

通過獨創的動態追蹤技術,寧德時代的科研人員成功量化了電解質的失效機制,并首次揭示了鋰金屬電池失效的核心原因。研究結果顯示,電解液鹽在電池循環過程中的消耗量高達71%,這一發現遠超學界的預期。

基于這一重要發現,研究團隊引入了低分子量稀釋劑來優化電解液配方。經過改進,電池的循環壽命成功翻倍,達到了483次。這一成果不僅提升了電池的性能,更為鋰金屬電池的商業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更同樣的電解液設計邏輯還有望進一步支持電池能量密度的突破。據研究團隊預測,采用這一設計的電池能量密度有望超過500Wh/kg。這將為電動航空的規模化發展以及續航里程超過千公里的電動汽車成為現實提供有力支持。

寧德時代的科研團隊還獨創了動態追蹤技術,這一技術使得電池在全生命周期內活性鋰與電解液各成分的動態演化過程得以清晰呈現。這一從“黑箱”到“白箱”的轉變,為鋰電行業帶來了新的研究視角和突破方向。

對于這一重大科研成果,寧德時代研發體系聯席總裁、21C研究院院長歐陽楚英表示:“我們通過定量解析界面反應路徑,重新定義了電解液設計的優先級,并將這一學術成果成功轉化為可規模化應用的技術方案。這無疑為我們彌合學術研究與商用電池實際應用之間的鴻溝提供了寶貴機會。”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RSS訂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上县| 霞浦县| 嵊泗县| 广州市| 黄龙县| 雷州市| 玉林市| 泗阳县| 牙克石市| 惠来县| 永济市| 乌拉特后旗| 乌兰察布市| 长乐市| 改则县| 烟台市| 家居| 昌图县| 郯城县| 雷州市| 齐河县| 保康县| 益阳市| 宁乡县| 巩义市| 乳源| 百色市| 呼和浩特市| 吉木萨尔县| 凉城县| 商洛市| 武穴市| 贡觉县| 莒南县| 五家渠市| 育儿| 宁波市| 碌曲县| 莫力| 岗巴县| 隆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