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駕駛技術路徑的探討中,一個核心問題始終懸而未決:是特斯拉所堅持的純視覺方案更為安全,還是華為等國產品牌推崇的激光雷達方案更勝一籌?
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明確表達了他的立場。他指出,激光雷達的配備,在安全性方面無疑是一個加分項。朱江明進一步闡述,首先,從安全性的角度來看,擁有激光雷達肯定比沒有要好;其次,隨著技術的進步,激光雷達的成本正在不斷降低,已經成為一個相對經濟實惠的傳感器選擇。
觀察當前市場,特斯拉無疑是純視覺方案的忠實擁躉,而國內大多數新能源車企則更傾向于激光雷達方案。有趣的是,那些采用純視覺方案(通常是在一些低配車型上)的車輛,似乎更容易發生事故。
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智能網聯中心的技術總監孫輝,對此給出了專業解讀。他表示,純視覺方案主要依賴于模型的泛化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漏檢的風險,特別是在光線條件不佳或過度曝光的情況下,感知能力可能會大幅下降甚至失效。
更為關鍵的是,孫輝指出,國內相關車企在硬件性能和模型訓練方面,與特斯拉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意味著,即使采用了相同的方案,實際效果也可能大相徑庭。
智能駕駛的安全性問題并非單一方案所能解決,而是需要綜合考慮技術成熟度、成本控制以及實際應用場景等多方面因素。在這場技術路線的較量中,誰將最終勝出,還有待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