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正為上游電池產業注入強勁動力。隨著6月中旬新能源車下鄉政策的即將啟動,超過120款車型蓄勢待發,準備進軍三四線市場。回顧以往,每次下鄉政策的落地都促使電池裝機量環比大幅增長至少20%。此次政策不僅聚焦于汽車銷售,還配套了充換電設施的建設,旨在解決農村地區的續航焦慮問題,進一步激發消費者的購車熱情,電池市場或將迎來新的放量增長。
端午節假期期間,多家車企公布了5月份的銷量數據,成績斐然。比亞迪繼續領跑市場,銷量同比增長15.3%;吉利新能源則以驚人的135.2%同比增長緊隨其后。在新興品牌中,零跑汽車連續三個月穩居銷量榜首,鴻蒙和小米也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
數據表明,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年產銷量均突破了千萬輛大關,分別達到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相關部門近期對新能源車企的價格戰表達了立場,反對低價傾銷的“內卷”行為,這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技術層面,國內企業在電池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尤其是固態電池技術,有望實現像新能源汽車一樣的彎道超車。寶馬、奔馳、奇瑞等車企已開始進行全固態電池樣車的路測。國軒高科的全固態電池中試線已經貫通,長安汽車計劃在2026年實現固態電池的裝車驗證,2027年推進量產,能量密度將達到400Wh/kg。先導智能已成功打通全固態電池量產的全線工藝,并向國內外知名電池客戶和車企交付了固態電池生產設備。鵬輝能源也計劃在河南駐馬店加速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項目。
固態電池一旦實現量產裝車,將大幅提升電動車的續航能力,性能更加穩定。固態電池在低空經濟、機器人等新興領域的應用前景也十分廣闊。電池ETF(SH561910)中,與固態電池相關的標的占比接近35%。跟蹤的CS電池指數近期已跌至較低水平,截至6月4日,中證電池的市盈率為24.1倍,僅處于上市以來12%的分位點,顯示出較高的投資價值。
ETF在近五天內凈流入1161萬元,規模增長至5.74億元,顯示出有資金正在低位布局,準備抓住固態電池技術突破的機遇。電池板塊目前就像被暫時壓抑的彈簧,具備低位反彈的潛力,疊加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政策和固態電池技術的突破,電池ETF(561910)的反彈機會顯而易見。
寧德時代掌門人曾比喻說:“現在的電池行業就像2010年的智能手機,真正的爆發還未到來。”這一觀點進一步增強了投資者對電池板塊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