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行業的競爭態勢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判斷這一行業的競爭是趨于白熱化還是趨于緩和,一個直觀的方法便是觀察行業內大佬們的言論動向。
在和平穩定的市場環境中,車企大佬們往往彼此尊重,相互學習,攜手共進。然而,當價格戰愈演愈烈,威脅到企業的生存時,這些大佬們便不再顧及臉面,紛紛展開激烈的“口水戰”。五月底至六月初期間,多位汽車行業大佬密集發聲,針鋒相對,言辭犀利。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直言不諱:“什么車型降價十萬還能保證質量?”他這番話顯然是對當前汽車行業價格戰的一種諷刺。針對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的“吹滅別人的燈并不能讓自己好過”的言論,魏建軍回應道:“吹滅別人的燈,要看那燈是什么燈,如果是鬼燈,我一定要吹滅它!這樣才能讓行業健康發展。”
魏建軍的“車圈恒大論”言論一出,比亞迪迅速成為輿論的焦點,這引起了李云飛的不滿。他在社交平臺上連續發表多條微博,用“鬼吹燈”、“狗可以咬人,但人不能咬狗”等詞語進行反擊,言辭激烈。
隨后,李云飛發表長文,正面回應“車圈恒大論”。他通過羅列比亞迪的財務數據,并將其與全球其他主流車企進行對比,證明比亞迪的資產負債狀況遠好于其他車企。李云飛強調,中國主流車企的資產負債情況優于國外車企,不存在所謂的“車圈恒大”,任何唱衰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言論都是不負責任的。他還表示,已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了相關證據和線索,將對惡意攻擊者追究法律責任。
不僅整車企業間爭吵不斷,零部件供應商也加入了“戰局”。孔輝科技董事長郭川在六一兒童節之際,以“I have a dream”為主題發表長文,控訴汽車行業供應鏈中的種種問題,如賬期長、得不到品牌尊重、利潤低以及價格戰等。郭川的言論引發了網友的廣泛猜測,不清楚他是在控訴某家特定車企,還是在反映一種普遍現象。
跨界造車的兩大品牌也開始了隔空互懟。在“2025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發言中暗示小米汽車依靠品牌能力和流量能力取得了成功,而華為的產品在質量、體驗、性能等方面都優于小米汽車,但銷量卻遠不及。面對余承東的暗諷,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迅速回應,稱小米汽車的成功源于小米的價值觀、模式和方法論。
小米的另一位高管,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則引用中國傳統諺語諷刺對手,言辭間透露出對小米汽車成功的自信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