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關于新車被追尾的案例引起了廣泛關注。事情發生在一位車主的朋友身上,這位朋友的新車在購買后不久,就在等待紅綠燈時遭遇了追尾事故。事故現場,新車尾部嚴重凹陷,車主心疼不已。追尾發生后,對方車主迅速下車,主動提出私了,并承諾賠償維修費用。面對這一突發狀況,車主朋友一時不知所措,最終同意了私了。
然而,事情并未如車主朋友所想的那樣簡單。事后,他才意識到新車被追尾后,除了維修費用,還有一筆不可忽視的折舊費。據了解,新車的折舊費通常能達到車價的5%-10%。以車主朋友的車為例,購車時花費了20多萬,折舊費至少可達1萬至2萬。這一費用,在私了過程中完全被忽略了。
據保險公司定損員介紹,新車使用年限不足一年時,在滿足一定條件下,車主可以要求折舊賠償。如果對方全責且購買了保險,那么對方的保險公司會負責賠償。但一旦選擇私了,這筆折舊費很可能就無法追回。車主朋友就是在私了后,才發現自己忽略了折舊費這一重要環節。當他想要出售車輛時,買家看到車輛有追尾事故記錄,價格直接壓低了好幾萬,這讓他后悔不已。
除了折舊費外,私了還存在其他諸多隱患。例如,追尾車輛可能是無車牌、無保險、無年檢的“三無”車輛。與這類車輛私了,風險極大。一旦對方保險公司拒賠,車主將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更糟糕的是,如果對方司機涉嫌酒駕、毒駕或無證駕駛,私了更是大錯特錯。法律明確規定,這類事故必須報警處理。否則,后續賠償可能被認定無效,保險也將直接拒賠。
私了過程中雙方對事故原因存在爭議時,私了協議很可能被法院推翻。一位車主就曾遭遇過這樣的情況。他在追尾事故后,選擇了私了。對方司機以自己著急去醫院看病人為由,請求私了,并承諾負責到底。車主心軟同意了,但事后對方卻不認賬,稱車主也有責任,不愿意全額賠償。車主無奈將對方告上法庭,但由于沒有報警、沒有交警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也沒有詳細的私了協議,最終賠償金額遠低于應得數額,車主還為此付出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因此,專家提醒廣大車主,新車被追尾后切勿輕易選擇私了。應先冷靜下來判斷事故情況。如果事故輕微、無人受傷、責任明確且雙方證件齊全,可以考慮私了。但一旦涉及對方車輛有問題或司機有違法駕駛行為等情況,必須第一時間報警并使用相關APP在線備案鎖定事故責任。如果選擇私了,一定要簽訂詳細的協議,明確賠償金額、支付方式及免責條款等,雙方簽字按手印確認。同時,別忘了向保險公司備案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