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金山云近期股價波動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從今年1月因DeepSeek引領的AI算力熱潮中飆漲至11元每股的高點,到最新財報發布后的連續下滑,金山云股價的起伏如同過山車般刺激。
這份備受矚目的第一季度財報中,金山云的業績呈現出了復雜的多面性。AI業務收入實現了驚人的228%增長,成為財報中的一大亮點。然而,這一亮麗數據的背后,卻隱藏著行業云業務的季節性萎縮和毛利率環比下滑2.9個百分點的隱憂。
具體來看,金山云一季度實現營收19.7億元,同比增長10.9%,但環比下降11.7%,未能達到市場預期。增長主要得益于小米和金山生態系統內人工智能相關客戶的收入增加,以及對行業云客戶的進一步滲透。然而,行業云業務受到季節性因素的影響,環比下降明顯。
在業務構成上,公有云服務實現收入13.54億元,同比增長14.0%,但環比下滑4.0%。值得注意的是,AI業務已成為金山云的增長新引擎,一季度實現收入5.25億元,占公有云收入比例已提升至39%。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小米汽車量產帶來的智駕訂單和金山辦公的AI處理需求。
在技術與產品方面,金山云在“云+AI”一體化發展的新技術周期中,通過強化基礎云與智算云的自研能力,不斷拓寬增長邊界。在基礎云領域,金山云為公有云專屬集群引入了對象存儲服務,為用戶提供專屬云上資源空間,實現資源隔離與安全合規,并提供高效運維托管服務。然而,在行業云方面,收入僅為6.17億元,同比增長4.8%,但環比下滑25.0%,主要受到高利潤項目延期交付的影響。
盈利能力方面,金山云一季度凈虧損為3.16億元,雖然較上年同期的3.64億元有所收窄,但較上一季度的2億元虧損則進一步擴大。同時,毛利率也持續承壓,一季度毛利率為16.2%,較上季度的19.1%下降2.9個百分點。
面對云計算市場向AI定義基礎設施的深刻轉型,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金山云亟需找到破局之策。在AI算力需求指數級增長的背景下,金山云正在通過自研技術筑壁壘,已全面接入智譜GLM系列推理模型,并完成了DeepSeek等多款大模型的部署。同時,金山云也在加碼智算業務,構建了智算云1.0能力體系,并正在向智算云2.0邁進。
然而,金山云與小米的生態綁定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雖然這一協同帶來了確定性收入,并為AI應用提供了平臺和基礎,但也導致金山云的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小米化”,增加了對單一生態的依賴。
在AI云賽道的“卡位戰”中,金山云正面臨著盈利能力和技術投入的雙重考驗。如何平衡高速增長與技術投入,將技術壁壘轉化為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將是金山云未來能否在巨頭環伺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金山云的財報如同一面鏡子,既反映了中國云計算市場的黃金機遇——AI算力需求爆發帶來的巨大市場潛力,也暴露了其中的挑戰與風險——生態依賴、價格競爭和技術泡沫。在這個“燒掉100億才能入場”的游戲中,金山云能否找到“算力-場景-盈利”的黃金三角,將成為其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