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界和商業航天的領軍人物馬斯克再次引發了廣泛關注。盡管其SpaceX公司的星艦火箭連續三次試飛遭遇失敗,但馬斯克依然保持樂觀,甚至在5月29日宣布了一個大膽的新計劃:他預計在明年年底前,通過星艦將特斯拉的Optimus(擎天柱)人形機器人送往火星。
這一消息最初由特斯拉公司官方發布,指出SpaceX計劃在2027年實現攜帶Optimus機器人的星艦發射至火星。然而,馬斯克的個人表態更加激進,他聲稱這一壯舉將在明年就能實現,預計2027年抵達火星。面對外界的質疑,馬斯克的樂觀態度似乎并未受到星艦試飛接連失敗的影響。
星艦,這款被寄予厚望的巨型火箭,總長度達到約120米,直徑9米,設計目標是能夠將人員和貨物送往地球軌道、月球乃至火星。然而,近期的試飛結果并不理想。在5月27日的第九次試飛中,雖然第二級飛船成功進入太空,但第一級助推器發生爆炸,飛船隨后失控。此前兩次試飛中,雖然第一級助推器成功回收,但第二級飛船均在上升期間解體。
盡管馬斯克強調星艦相比之前有了顯著改進,如飛船發動機按計劃停止運作,隔熱瓦未受明顯破壞,但這些進展似乎難以掩蓋火箭存在的根本問題,如燃料泄漏等。這些問題自星艦首飛以來一直未能解決,嚴重影響了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與此同時,Optimus人形機器人也在緊鑼密鼓地開發中。這款機器人重73公斤,高1.72米,最早在特斯拉2022年的AI日上亮相。特斯拉計劃今年生產5000臺Optimus,并已進入試生產階段。機器人展示了自主倒垃圾、炒菜、清掃桌面等能力,但這些展示多是在相對單一的環境中進行的。
特斯拉前Optimus項目負責人克里斯·瓦爾蒂指出,Optimus并不適合在高度重復且對速度要求極高的工廠環境中工作。這一觀點引發了關于Optimus能否勝任火星任務的質疑?;鹦黔h境復雜多變,對設備的可靠性和適應性要求極高,而Optimus在地球上的測試環境相對簡單,其在火星上的表現仍是一個未知數。
馬斯克一直以其大膽的火星計劃而聞名,但這一計劃面臨著諸多挑戰。從技術角度來看,星艦的可靠性仍需大幅提升,連續三次試飛失敗已經暴露了火箭在設計和執行上的諸多問題。從資源角度來看,火星任務需要巨額的資金和人力投入,這對SpaceX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馬斯克提出的時間表也非常緊迫,考慮到星艦目前的試飛情況和Optimus機器人的技術成熟度,這一時間表可能難以實現。
在星艦試飛接連失敗的情況下,馬斯克需要更加謹慎、務實地評估時間進度和技術可行性。過度承諾和夸大其詞只會損害其信譽,不利于實現其火星夢想。通過加強技術研發和測試、分階段實施計劃等措施,馬斯克有望逐步接近其火星探索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