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奇瑞汽車內部的一次重大調整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傳聞中的大卓智能解散風波,最終被奇瑞官方證實為旗下子公司雄獅科技、大卓智能及研發總院相關業務的整合,旨在統一成立全新的“奇瑞智能化中心”。
據悉,大卓智能原本是從雄獅科技中分離出來的獨立運營公司,如今回歸至奇瑞智能化中心。這一整合動作背后,是奇瑞汽車對于新車智能化水平提升的迫切需求,特別是智艙、智駕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奇瑞方面希望通過此次整合,加速實現這一技術目標。
關于人員安排方面,奇瑞智能化中心將由奇瑞汽車副總經理兼奇瑞雄獅科技CEO鄔學斌擔綱重任。而原大卓智能CEO谷俊麗的未來去向則尚未明確。鄔學斌在汽車智能化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其教育背景包括安徽工學院汽車工程專業學位及美國底特律偉恩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工商行政管理雙碩士學位,曾在北汽、博世、百度等企業擔任高管。
從智能技術角度來看,大卓智能和雄獅科技分別負責奇瑞的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研發。此次整合不僅體現了奇瑞對于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技術整合的重視,也反映了汽車智艙、智駕一體化趨勢的加速發展。近年來,車企在智能化轉型中逐漸轉變思路,中央域控、大算力模型等新概念正沖擊著傳統的研發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奇瑞在智能駕駛技術上的自研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盡管大卓智能被視為其智能駕駛核心技術的載體,但奇瑞在供應鏈上仍與多家智能駕駛供應商合作,如博世、地平線、大疆車載等。這表明,奇瑞在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發上采取了更為靈活的策略,既注重自研,也積極尋求外部合作。
中歐協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會秘書長林示指出,對于車企而言,智能駕駛的全棧自研難度極大,成本高昂,且結果往往難以預測。因此,奇瑞選擇與供應商合作,采用更為經濟高效的方案,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事實上,奇瑞已宣布將與地平線合作,在星途品牌上全球首發“獵鷹”智駕方案,并計劃于2025年9月正式量產。
奇瑞在智能駕駛技術的選擇上更傾向于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如地平線、輕舟智航等。這一策略不僅有助于降低研發成本,還能加速技術的普及和應用。隨著“智駕平權”浪潮的興起,奇瑞也通過“獵鷹智駕”方案加入了這一行列,旨在盡快實現旗下全系車型的智駕平權。
有消息稱,奇瑞研發人員目前正全力以赴,加班加點地推進相關工作,包括此次智能化整合以及新車型的研發。而關于大卓智能的未來,據透露,該公司和雄獅科技都不會消失,但將不再以獨立公司的形式存在,而是成為奇瑞智能化中心下的一個部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車工程師表示,他最近仍與大卓智能進行了技術交流,該公司目前正忙于地平線J6E的量產工作。盡管未來大卓智能可能不再以獨立公司進行融資,但作為奇瑞的全資子公司繼續運營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