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歐洲四大工業巨頭因人工智能(AI)技術的蓬勃發展而迎來了市值的顯著增長。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施耐德電氣、西門子、ABB集團和羅格朗這四家歷史悠久的工業集團,其市值累計增長了超過1510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22萬億元。
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AI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數據中心需求的飆升。這四家企業原本以制造開關、插座、智能電表等電氣設備為主,如今已成功轉型為數據中心背后的核心基礎設施供應商,支撐起了大語言模型、云計算、流媒體和游戲等高算力應用。
其中,法國電氣企業施耐德電氣的表現尤為突出。自2006年收購美國電力轉換公司APC以來,施耐德電氣在數據中心領域占據了領先地位。如今,其市值已超越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能源,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一個象征。施耐德電氣的產品涵蓋了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監控軟件、服務器機架、冷卻系統等,并通過收購液冷專業企業Motivair進一步增強了其在水冷工藝方面的實力。
同樣,羅格朗也在數據中心業務上取得了顯著進展。這家創立于19世紀的法國電氣企業,最初以生產陶瓷和木質的燈具開關為主。然而,近年來羅格朗大力拓展數據中心業務,相關訂單占銷售額的比例已提升至20%。與此同時,瑞典電氣巨頭ABB也在加快轉向數據中心方向,其電氣化業務部門中來自數據中心業務的訂單比例從兩年前的9%提升至15%。
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雖然目前在數據中心領域的投入相對較小,但也在近年來加快了基礎設施相關支出。得益于數據中心業務的增長,西門子的整體營收取得了顯著提升。然而,西門子也面臨一些挑戰,如超大客戶的訂單暫停導致其電氣產品訂單同比下降。
盡管市場波動時有發生,但這些工業集團均表示,AI帶動的算力和電力基礎設施需求增長是不可逆的長期趨勢。據市場分析研究公司Dell’Oro預計,全球數據中心總資本支出將從2025年的約6000億美元增長至2028年的超過1萬億美元。這些歐洲工業巨頭正憑借關鍵技術和基礎設施能力,在AI浪潮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