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新聞網站scitechdaily報道了一項來自美國宇航局的最新進展。據悉,“好奇號”火星車已抵達火星上一個新的探索區域,正專注于研究一種被稱為“箱狀結構”的獨特地形,這一發現有望為科學家揭示火星復雜的地質歷史。
“箱狀結構”是火星表面上一類引人注目的網狀地貌,據推測,這些結構的形成與數十億年前地下水活動息息相關。這些復雜的巖石網絡如同巨大的蜘蛛網,橫跨火星表面,其范圍可延伸達10至20公里。
“好奇號”目前正位于火星的蓋迪茲谷通道附近展開探索。在2025年5月14日,即火星車的第4539個火星日,它成功拍攝了首批圖像,標志著這一新探索階段的開始。然而,遺憾的是,“好奇號”的前輪被一塊小石子卡住,導致其暫時無法使用機械臂進行詳細的接觸式分析。目前,火星車主要依賴遙感設備來收集數據,并計劃在本周五調整位置后,繼續進行深入的研究。
在等待位置調整期間,“好奇號”并未閑著,它充分利用其先進的科學設備進行了多項觀測。特別是其Mastcam相機,被形象地稱為探測車的“眼睛”,拍攝了周圍地形的寬幅拼接圖像。這些圖像為科學家提供了寶貴的地形數據,幫助他們追蹤地形隨海拔變化的特征。
Mastcam相機還聚焦了之前穿越的“Temblor Range”山脊,清晰地顯示了火星車的輪跡。相機還捕捉到了附近一處神秘的槽狀地形,其成因至今仍是科學界的一個謎團。科學家們期待通過進一步的研究,能夠解開這些地形背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