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行業正悄然醞釀一場革命,而這場革命的焦點并非僅僅局限于車輛的購買與使用成本,而是車主們開始探索如何通過他們的電動汽車賺取額外收益。在上海某老舊小區,一場前所未有的嘗試已經上演:五輛新能源車化身“臨時電站”,通過特制充電樁為小區提供了應急電力,保障了36戶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廣東省近期出臺的新能源汽車反向供電電價政策,更是為這一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持。政策規定,新能源汽車向電網送電時,將采用峰平谷分時段計價方式,基礎電價為0.453元/千瓦時,并根據峰平谷時段的不同乘以相應的比例系數。這一政策的出臺,標志著新能源汽車反向供電正式步入規范化、商業化軌道。
除廣東外,杭州、安徽等地也在積極測試V2G項目,部分項目甚至允許車主通過放電兌換禮品或直接獲得電費收益。V2G技術的核心在于,它讓新能源汽車成為了一個可移動的儲能單元,車主們可以在電價低谷時充電,在電價高峰時放電,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收益最大化。
對于車主而言,V2G模式不僅帶來了經濟效益,還提升了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價值。想象一下,車主們晚上回家充電,白天到單位后通過V2G充電樁將電賣給電網,這種“充電賺錢兩不誤”的生活方式,無疑讓新能源車主們倍感興奮。特別是那些享受終身免費充換電權益的車主,更是可以通過這一模式實現“躺著賺錢”。
然而,面對這一新興模式,車主們也不乏擔憂。頻繁的反向供電是否會影響電池壽命?對此,專家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電池壽命普遍在6年以上,而反向供電主要進行的是淺充淺放,對電池損耗極小。隨著動力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電池壽命和快充快放能力將進一步提升,車主們的擔憂或將成為過去式。
隨著國家能源局要求試點城市在2025年底前提交總結,為全國推廣鋪路,V2G技術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實現全面商業化。屆時,新能源汽車儲能潛力將達到驚人水平,反向供電或將成為新能源車主們的又一賺錢副業。對于計劃購買新能源車的消費者而言,選擇大容量、長壽命的電池將更具優勢,不僅能在V2G項目中賺取更多收益,還能降低對電池壽命和車輛性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