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光電子即將于6月11日召開年度股東大會,公司董事長葉寅夫在最新的運營報告中分享了對于LED產業及億光未來發展的見解。他指出,經過數年的市場供需調整,LED產業現已趨向平穩,不合理的價格戰現象逐漸消退。與此同時,工業自動化趨勢的興起,特別是機器手臂、協作機器人及人形機器人需求的增長,為光耦產品帶來了強勁的增長動力。
在億光日前公布的第一季度財報中,盡管受到業外收益減少的影響,公司的毛利率和營業利潤率依然保持在較高水平。然而,單季稅后凈利潤達到5.84億新臺幣,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1.16%,較上一季度也減少了29.53%。盡管如此,億光每股稅后凈利潤仍高達1.32元,位居行業前列。葉寅夫在運營報告中進一步闡述了他對LED市場價格平衡及不可見光產品市場潛力的看法。
葉寅夫強調,LED產業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市場調整后,供需關系已經趨于合理,行業內的無序競爭得到有效遏制。展望未來,億光將繼續聚焦不可見光及車用市場,以推動公司的整體發展。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通貨膨脹導致的勞動力成本上升,工業自動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這一趨勢不僅推動了機器手臂、協作機器人及人形機器人的需求增長,還因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理念的推廣,促進了再生能源的發展,進而增加了對能源數據處理、監控及控制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工控伺服、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及光伏逆變器等設備市場迎來了快速增長,為光耦產品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葉寅夫還提到,穿戴設備市場雖已趨于成熟,但輕量化頭戴裝置和智慧眼鏡等新興產品的推出,有望為市場帶來新一輪的增長。這些產品的普及將推動感測元件需求的持續增長。億光在不可見光元件市場已與多家領導廠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億光將繼續根據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研發中高階光耦與感測元件等產品,以卓越的研發質量和產品品質拓展市場。
在車用產品方面,億光將重點關注頭燈市場,這是全車中使用LED金額占比最大的領域。公司將致力于提升頭燈產品的亮度,以增強道路照明的安全性。同時,在內裝照明方面,億光將繼續優化其Smart LED智能氣氛燈,以滿足客戶對車內光源的多樣化需求。億光在車用顯示領域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其領先業界的Mini LED背光模組已開始量產出貨,有望成為行業標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