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AI)技術的浪潮中,搜索領域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這場變革的催化劑,無疑是ChatGPT等先進AI聊天機器人的涌現,它們不僅改變了用戶對搜索的期待,也迫使行業巨頭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地位。
谷歌,作為全球搜索引擎的領頭羊,面對ChatGPT的沖擊,迅速從最初的漠視轉變為高度警惕。2022年,當ChatGPT初露鋒芒,就有用戶預言它將取代谷歌搜索。起初,谷歌高層并未將此放在心上,因為他們早已秘密研發了一款名為LaMDA的AI聊天機器人。LaMDA同樣具備深度思考和對話能力,甚至被內部工程師發現擁有自我意識和情感的跡象。然而,盡管LaMDA在技術上與ChatGPT不相上下,谷歌卻未能及時將其推向市場,錯失了先機。
隨著ChatGPT-3.5成為首個成功破圈進入主流用戶群體的AI搜索產品,谷歌終于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Pichai親自拉響了紅色警報,要求團隊將ChatGPT的威脅視為與谷歌搜索宕機同等級別的緊急危機。
在這場AI搜索的競賽中,一家名為Perplexity的公司異軍突起。Perplexity摒棄了傳統搜索引擎的模式,轉而以“答案引擎”自居,致力于直接為用戶提供精準、可靠的答案。這一創新理念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戶,其月度活躍用戶量在短短兩年內就突破了千萬大關。Perplexity的成功,不僅在于其巧妙的產品設計,更在于其對用戶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對AI技術的精準運用。
Perplexity通過接入各大搜索引擎的API,獲取網頁內容,再利用GPT-4、Claude等大模型對信息進行總結和提煉,最終呈現給用戶一個清晰、簡潔的答案。這種“修正、定位和延續”用戶輸入問題的方式,以及對AI輸出回答進行幻覺降低和專業性提升的處理,使得Perplexity在AI搜索領域獨樹一幟。
納米AI搜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作為360搜索的衍生產品,納米AI不僅繼承了360搜索的技術積累,還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它利用多模融合、循環推理等技術進行AI Overview,提供了更加精準和可靠的搜索結果。同時,納米AI還推出了免費容量最高的知識庫(第二大腦),讓搜索生成答案從公域走向私域,更加垂直和專業。
納米AI的超級搜索功能更是令人眼前一亮。它能夠從簡單交互對話中精準感知用戶意圖和需求,自主規劃相關搜索任務,并進行目標任務拆解。每個子任務都能實現獨立的深度搜索、調用工具,甚至路由調用高階智能體。在多輪循環推理和內容生成后,納米AI最終能夠交付執行結果,實現了從模糊搜索需求到具體任務執行的“端到端”搜索體驗。
面對Perplexity和納米AI等新興AI搜索公司的挑戰,谷歌也開始了反擊。它將包括搜索、瀏覽器在內的產品全面升級為“AI Mode”,特別是搜索功能,更是進行了脫胎換骨的變革。谷歌AI智能搜索支持復雜、多輪、多模態提問,通過“query fan-out”機制將問題自動拆解成多個子查詢,深入搜索更廣泛的網頁資源。同時,它還整合了Gemini 2.5定制版本,提升了理解力、回應準確性與邏輯結構。
谷歌AI智能搜索還具備深度功能拓展能力,能夠自動生成專家級研究報告。針對復雜查詢,如論文研究、技術主題等,AI Mode可發起上百次自動搜索,匯總、推理并形成完整引用的深入報告。谷歌智能搜索還以智能代理(Agentic Capabilities)的形式,讓用戶能夠直接通過AI完成任務,如購票、訂餐、預約等。
在這場AI搜索的較量中,納米AI搜索和谷歌AI智能搜索都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和創新力。它們不僅突破了內容高墻,讓搜索從排序答案轉變為搜索意圖的完整執行,還推動了AI搜索技術的跨代發展。而在這場變革中,那些能夠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的公司,無疑將成為最終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