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合資品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市場份額的持續下滑,如何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中穩住腳跟,成為合資品牌亟需解決的問題。對此,市場上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種認為應加速布局,緊跟轉型步伐;另一種則認為應沉下心來,尋找突破的本質,不急于求成。北京現代,顯然選擇了后者。
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李雙雙在面對外界質疑時,堅定地表示:“不退出,能干好,能成功!”這句話不僅是對質疑的回應,更是北京現代電動化轉型決心的體現。作為北京現代電動化戰略的重磅之作,經過五年精心打磨的ELEXIO,正是北京現代對市場質疑的最好回應。
ELEXIO作為北京現代首款純電平臺SUV車型,其誕生正值合資新能源掀起價值“反攻戰”的關鍵時刻。與許多合資車企急于求成、沿用新勢力玩法不同,北京現代在新能源領域的破局顯得更為從容不迫。它強調“慢造車”,回歸造車本質,認為汽車的本質是服務用戶真實需求,為用戶生命安全負責,而非陷入參數內卷、流量狂歡的怪圈。
ELEXIO的產品價值不僅體現在700公里續航里程、27分鐘快充、高通車機芯片以及L2+級輔助駕駛等硬件及功能層面,更在于其背后的“Quality+”全球品控體系、單車超百萬公里耐久測試、雙優認證以及E-GMP平臺帶來的卓越底盤系統、制動性能、深度降噪等長期主義的用車體驗。
北京現代總經理吳益均曾言:“汽車不是玩具,而是承載用戶生命安全的工具。”這一理念在ELEXIO上得到了充分體現。北京現代不追求短期效益和網紅效應,而是致力于通過短期的蟄伏和沉淀,換取長期的穩定和突圍。在新能源市場滲透率不斷攀升的背景下,強調長期效益的ELEXIO正當其時。
北京現代還發布了“在中國,為中國,向全球”的全新戰略。這一戰略明確了北京現代將以中國市場為起點,輻射全球市場的戰略發展方向。得益于現代汽車57年的造車底蘊、全球前三的銷量規模以及北汽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本土供應鏈優勢和研發經驗,北京現代正加速推動全球技術與中國基因的融合。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土化重構和提升全球決策鏈中的地位,北京現代成立了中國戰略事業部,并與寧德時代、博泰、毫末智行等本土技術巨頭達成了合作。未來四年,北京現代每年都將推出2-3款新能源產品,覆蓋純電、混動、增程的多元化技術路線,實現穩健轉型。2024年,北京現代出口量已達到5萬輛,計劃2025年翻倍至10萬輛。
在中國汽車出口量持續增長的推動下,專門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但整合了全球技術和品質標準的ELEXIO,無疑將成為北京現代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隨著“在中國,為中國,向全球”戰略的深入實施,北京現代將在新合資時代中煥發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