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汽車在電動化領域的步伐正穩步加速,近期的一系列動作彰顯了其在新能源市場的雄心壯志。首先,豐田獨資的雷克薩斯純電車廠正式確定落戶上海金山,此舉標志著豐田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戰略邁出了關鍵一步。緊接著,廣汽豐田推出的鉑智3X車型,在上市短短40天內交付量即突破萬輛大關,4月份銷量更是達到6727輛,成功奪得合資新能源車型銷量榜首。
豐田的最新財報發布后,再次引發了國內汽車行業的深思。盡管豐田2025財年的銷量同比微降0.7%,但營業收入卻實現了6.5%的增長,達到48.04萬億日元(約人民幣2.4萬億元)。盡管營業利潤和凈利潤有所下滑,但這樣的業績依然令眾多中國車企望塵莫及。通過對比發現,18家中國上市車企在2024年的合計盈利尚不足豐田年利潤的40%,這一差距凸顯了中國車企在盈利能力上的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豐田的市場遍布全球,而中國車企主要依賴國內市場。盡管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展現出巨大潛力,但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因此,中國車企在加快全球化步伐的同時,還需實現規模化生產,以提高盈利能力。然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車企往往陷入價格戰的泥潭,導致盈利空間被嚴重壓縮。
許多中國車企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不惜以虧損為代價進行銷售。這種做法雖然短期內可能增加市場份額,但長期來看卻難以持續。缺乏足夠的現金流投入研發,將嚴重影響車企的未來發展潛力。相比之下,豐田憑借巨額的利潤儲備,正在大幅增加在電池、氫能、軟件等關鍵領域的投資。去年,豐田在這些領域的投資就達到了7450億日元,并計劃在此基礎上繼續追加4700億日元。
豐田的現金儲備高達8.98萬億日元,相當于大眾、寶馬、戴姆勒三家德系巨頭現金總和的1.8倍。這意味著豐田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中,進行技術升級和持久戰。擁有“鈔能力”加持的豐田,無疑將成為中國車企在全球市場上更加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盡管在中國市場,本土車企在智能化和電動化方面不斷趕超日系車企,但在全球范圍內,豐田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