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交通運輸領域正邁向一場歷史性的轉型,預計到2035年,一個以清潔低碳能源為主導的用能體系將初步成型。這一宏偉藍圖由國家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大部門聯合推出的指導意見所勾勒,旨在深度融合交通運輸與能源兩大領域,開啟綠色發展的新篇章。
根據規劃藍圖,純電動汽車將成為汽車銷售市場的新寵,引領潮流;同時,新能源營運重卡也將步入規?;瘧玫目燔嚨?。我國還將致力于構建一個全面覆蓋的交通運輸綠色燃料供應網絡,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中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力度,并著力提升能源系統的應急響應能力,確保綠色轉型的穩健推進。
為實現上述目標,相關部門正緊鑼密鼓地統籌規劃交通運輸清潔能源供應保障體系,積極推動交通與清潔能源基礎設施的同步建設。從鐵路到公路,各類交通基礎設施的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將因地制宜,全面鋪開,共同繪制交通運輸行業綠色轉型的壯麗畫卷。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數量已突破148.8萬家大關,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特別是2025年以來,新增注冊相關企業數量已接近12.8萬家。從近五年的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的注冊數量持續攀升,2024年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超過32.8萬家企業涌現市場。
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山東省、江蘇省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上遙遙領先,三省相關企業數量總和超過41萬家,占據了全國總數的近27.5%,形成了顯著的產業集聚效應。
然而,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挑戰。據天眼查風險數據顯示,涉及司法案件的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約占總數的3.46%,提示我們在追求綠色轉型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對風險的有效防控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