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緯鋰能近期在電池回收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其ESG雙碳部總經理肖忠湘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透露,該公司的電池回收網絡已經完成了246個網點的搭建。這些網點遍布國內外,國內網點數量為159個,海外網點則有87個,覆蓋了北美、歐洲、亞太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肖忠湘表示,這些回收網點是億緯鋰能與各地企業合作共建的成果,旨在回收包括動力電池和消費類電池在內的各類鋰電池產品,且回收品牌并不局限于億緯鋰能自身。他介紹稱,“搖籃計劃”的初衷是為了解決傳統電池回收體系網絡分散、跨國回收物流成本高等問題,實現退役電池的即時回收。
億緯鋰能在全球電池市場的表現同樣亮眼。據行業咨詢機構SNE統計,去年億緯鋰能的動力電池裝車量在全球排名第九,儲能電池出貨量則位列第二。該公司還銷售應用于電動工具、電動兩輪車、醫療等不同領域的消費類電池。
關于動力電池退役潮的時間節點,行業內存在不同預測。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認為,2023年國內已步入動力電池退役高峰期,而北京賽德美資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小勇則預計,2025-2027年國內將出現動力電池退役回收的小高峰,2030年到2032年還將有一波更大的高峰。
億緯鋰能在電池回收方面采取了梯次利用和拆解再生兩種渠道。梯次利用的電池可用于備電系統、太陽能路燈等場景,而拆解再生后的電池材料則作為新電池的生產原料。肖忠湘透露,目前已有下游客戶對電池再生料的使用比例提出要求,且電池再生料的供應較為緊張。
億緯鋰能的關聯公司金泉新材料具備廢舊電池的拆解再生處理能力,年處理量為2萬噸,鎳、鈷元素的回收率達到98%以上,鋰的回收率也可達到92%以上。去年,億緯鋰能在電池生產中總計使用了1154噸再生料。
在電池回收領域,寧德時代同樣表現出色。去年,寧德時代的廢舊電池綜合回收利用量達到12.87萬噸,同比增長28.7%。寧德時代在國內建立了240余個廢舊電池回收網點,并與全球60余家回收處置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覆蓋26個不同國家和地區。其子公司邦普循環負責電池回收和再利用業務,廢舊電池鎳、鈷、錳金屬回收率均為99.6%,鋰金屬回收率為91%。
比亞迪也是電池回收領域的重要參與者。該公司已在國內建立兩座電池回收工廠,去年電池回收量超過1萬噸。比亞迪的電池回收網絡主要依托于各省市的工業園,設立集中貯存型網點,并通過物流運輸體系將這些網點互連。在海外,比亞迪則主要委托符合當地法規的第三方回收機構對廢舊電池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