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兩大巨頭近乎壟斷的局面下,其他電池制造商正竭力尋找突破點,以期在這片紅海市場中站穩腳跟。億緯鋰能,這位鋰電池行業的資深參與者,選擇將寶押在大圓柱電池上,以此作為其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差異化競爭策略。
億緯鋰能副總裁、電池系統研究院院長江吉兵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大圓柱電池并非要與磷酸鐵鋰電池正面交鋒,而是在于其能勝任磷酸鐵鋰電池無法達成的任務。“我們不在同一個競爭維度,成本比拼并非我們的賽道,磷酸鐵鋰的成本優勢已相當明顯,大圓柱電池無意在這方面超越。”
鋰電池依據封裝形式,主要分為方形、圓柱與軟包三種。方形電池憑借其成本優勢,在動力電池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尤其是磷酸鐵鋰電池,更是擁有壓倒性的市場份額。而圓柱電池,因形似圓柱而得名,其歷史可追溯至消費電池領域,特斯拉則將其成功引入電動車市場。
江吉兵在上海車展期間重申了大圓柱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最優解的立場。億緯鋰能的46系列大圓柱電池已于2023年在國內率先實現量產裝車,截至2025年2月中旬,其裝車量已超過31300臺,單車行駛里程最高達到18.5萬公里以上。
江吉兵強調,市場廣闊,應用領域眾多,特別是細分應用場景豐富,沒有哪一種技術路線能夠一統天下。億緯鋰能看好大圓柱電池的核心邏輯在于其標準化,這契合了汽車工業對效率的追求。相較于方形電池,大圓柱電池在制造效率上高出十倍,系統零部件及成組工藝的標準化,使得電池有望成為汽車的標準零部件。
面對新能源汽車產品迭代周期縮短至12-18個月的現狀,大圓柱電池的“固定尺寸+多元化學體系”技術路線,為解決標準化與個性化之間的矛盾提供了方案。基于此,億緯鋰能提出了“原位升級”概念,將電池系統的研發時間縮短至3-6個月,研發費用降低80%。這一策略尤其受到歐洲車企的青睞,他們看重標準化疊加“原位升級”的潛力。
億緯鋰能的大圓柱電池還具備“零膨脹”特性,其圓形結構及特殊材料保證了電池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尺寸保持一致,簡化了應力管理設計,使電子系統的存儲更加便捷。在安全性方面,億緯鋰能的電池系統采用了1500兆帕的雙層熱實心鋼與3500兆帕的航天級玻璃纖維等技術,底部磕碰能量吸收能力達到新國標的6.6倍。
億緯鋰能在市場策略上采取了雙線布局,一方面以大圓柱三元電池瞄準中高端市場,另一方面也在發展磷酸鐵鋰大圓柱電池,看好其在成本敏感的增程式和A0級車型市場的潛力。億緯鋰能還在積極探索新興行業,如低空經濟和人形機器人領域。
在低空經濟領域,億緯鋰能已配合國外某企業進行了三年的研究工作,并交付了A樣產品。同時,公司也在向其他國際客戶送樣,并積極布局軟包電池技術,以滿足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億緯鋰能已接洽多家頭部客戶,涵蓋人形機器人、機器狗電池等,部分客戶已完成樣品交付和組裝。
億緯鋰能認為,人形機器人對電池的要求極高,需同時滿足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長壽命和微型化需求。公司正在積極研發,以滿足工商業領域對電池續航和特殊工況的要求,并著眼于未來大規模量產時電池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