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動力電池領域迎來了一項新的安全標準,該標準自2021年9月起著手預研,歷經兩年多的努力,于2024年9月正式報批通過。這一新標準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動力電池安全性能的提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新標準涵蓋了電池單體與電池包兩大層面的測試,其中電池單體測試項目共有7項,電池包級別測試則多達17項。這些測試項目均針對實際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場景,確保動力電池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會發生起火或爆炸。新標準在熱擴散測試中新增了內部加熱觸發條件,并修改了測試結果要求,從原先的“著火、爆炸前5分鐘提供熱事件報警信號”調整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報警),且煙氣不對乘員造成傷害”。
除此之外,新標準還引入了底部撞擊測試與快充循環后安全測試兩項全新測試。底部撞擊測試采用30mm直徑的撞擊頭,以150J的能量撞擊3次,要求電池無泄漏、外殼無破裂、不起火、不爆炸,并滿足絕緣電阻要求。快充循環后安全測試則針對能夠在20% SOC充電至80% SOC時總充電時間不超過15分鐘的電池單體,要求其在經過300次快充循環后進行外部短路測試,同樣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新標準的實施,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安全的動力電池產品,同時也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動力電池標準體系,為市場技術的提升提供了有力引導,有助于推動全球經貿往來。
此次新國標的起草單位涵蓋了電動汽車整車企業、動力電池企業、第三方檢測機構及科研院所等36家單位,包括寧德時代、國軒高科、中創新航、蜂巢能源等電池企業,以及比亞迪、長安、吉利、小米、豐田、奔馳、寶馬、大眾、東風、小鵬、特斯拉等車企。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常州)有限公司等第三方機構也參與了標準的制定工作。
在新國標出臺后,不少企業已經率先行動,搶占了合規化的先機。寧德時代在4月29日宣布,其麒麟電池已通過新國標檢測,成為國內首家獲得權威第三方認證機構中汽中心新能源檢驗中心頒發證書的企業。吉利與嵐圖汽車也分別在5月8日宣布,其神盾電池安全系統與琥珀電池均成功通過新國標認證。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的安全問題也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據業內統計,近八成購車者將“電池安全”視為選購新能源汽車的首要因素,甚至超過了續航里程和智能配置。新國標的出臺,以“零自燃爆炸”為目標,終結了行業的僥幸心理,不僅是對消費者負責,也將推動行業技術門檻的提升,促進市場的優勝劣汰。
如今,電動化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市場競爭已從單純的價格戰轉變為技術創新與品質安全的較量。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誰能夠脫穎而出,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