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體平臺上,一條關于中國電動車風阻系數的質疑帖子迅速走紅,短時間內吸引了大量關注,甚至引起了特斯拉CEO馬斯克的轉發和評論。這一切的源頭,是一條由某車圈大V發布的實測視頻,該視頻顯示阿維塔12的風阻系數為0.28,與車企官方宣稱的0.21存在顯著差異。
風阻系數,這個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可能稍顯陌生的名詞,實則是衡量車輛行駛過程中所受空氣阻力大小的關鍵指標。在純電動車領域,優化風阻系數成為了提升續航里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當阿維塔12的風阻系數實測值與官方宣稱值出現較大出入時,自然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
隨著討論的深入,更多中國品牌純電動車的風阻系數也受到了質疑。例如,比亞迪仰望U7、吉利E8、小米SU7等車型,均宣稱其風阻系數優化到了0.20以下。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S和奔馳EQS等海外市場代表性高端純電動車的風阻系數分別為0.208和0.20,這進一步加劇了中國品牌電動車風阻系數真實性的爭議。
面對質疑,阿維塔官方迅速作出回應,表示將根據國家專業機構實驗室的排期,公開進行風阻系數測試,以正視聽。然而,即使阿維塔12能夠通過公開測試自證清白,中國品牌電動車在風阻系數這一領域的良好印象也已經受到了巨大沖擊。
事實上,除了阿維塔12之外,市場上還有其他多款車型的風阻系數也值得推敲。據某新勢力車企空氣動力學工程師透露,中汽研測風阻系數依據的標準中,明確規定了測試基準工況是風速120km/h。然而,市面上部分宣稱風阻系數低于0.20的車型,并不符合這一測試方法的要求。例如,小米SU7的風阻系數是在風速160km/h的條件下測出的,而比亞迪仰望U7則明確標注了測試條件為120km/h。
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很難留意并理解不同測試條件對風阻系數的影響。因此,明示風阻系數測試條件的車企顯得尤為難得。然而,在市場上,更多車企選擇對測試條件避而不談,這無疑加劇了風阻系數真實性的爭議。
在純電動車或新能源車時代,消費者需要學習更多新知識和新概念。這也給了部分車企可乘之機,它們利用簡單粗暴的噱頭吸引關注,進而搶奪銷量。然而,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因此,加強市場監管,規范車企行為,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除了加強監管外,消費者也需要提高警惕,學會辨別真偽信息。在購買電動車時,不僅要關注車型的風阻系數等性能指標,還要了解這些指標的測試條件和測試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被虛假宣傳所誤導,選擇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