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新能源汽車出行需求持續高漲,全國范圍內的充電設施經歷了嚴峻考驗,但整體運營情況平穩且有序。據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平臺最新數據揭示,假期伊始的兩天里,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新能源汽車充電量實現了同比28%的顯著增長,創下了歷史新高。
為了應對這一出行高峰,各地紛紛加速推進充電設施建設,尤其是快充樁和超充樁的布局更為密集。從滬渝高速至沈海高速,多個服務區的充電站高效運行,確保了新能源汽車能夠即到即充,極大地縮短了車主的等待時間。
智能化充電產品的引入為新能源車主帶來了全新的便捷體驗。軌道充電機器人、移動式儲能機器人等創新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充電效率,還增加了靈活性,為新能源汽車的普及與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新動力。
根據天眼查專業版的數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數量已超過148.7萬家,其中2025年新增注冊企業約12.7萬余家。從注冊數量的趨勢來看,近五年來,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注冊數量逐年攀升,并在2024年達到了歷史峰值。
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山東省和江蘇省在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數量上位居前三,分別擁有超過15.9萬家、13.9萬家和11萬家相關企業。這一數據反映了這些地區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的強勁實力和蓬勃發展態勢。
盡管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但仍有約3.47%的相關企業涉及司法案件,這提醒我們在追求產業發展的同時,也需要關注企業的合規經營和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