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海關成功監管了一批由上汽乘用車寧德工廠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及電池,這批貨物共計120標箱,在石湖港區5號泊位順利裝船,搭乘“中谷太原”號外貿集裝箱船前往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港。
此次出口標志著石湖港區5號、6號泊位在通過口岸開放省級驗收后,正式開啟了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國際貿易新篇章,為泉州口岸的綠色發展和“海上絲綢之路”樞紐港口建設注入了新動力。
這批新能源汽車組件采用了創新的包裝方式,將KD件(散件)與電池分別打包,以便在到達目的地后再進行組裝。這一舉措不僅有效節省了運輸空間,還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整體出口效益。
石湖港區作為泉州港的核心集裝箱航運物流區域,其集裝箱吞吐量占據了泉州港總量的七成以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特別是5號、6號泊位,作為福建省重點建設項目,兩個10萬噸級的集裝箱專用泊位年設計通過能力高達120萬標箱。自4月23日通過對外開放驗收并投產以來,石湖港區的年吞吐能力已突破300萬標箱大關,為泉州港集裝箱運輸的持續增長和大型船舶掛靠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泉州港已開通14條外貿集裝箱航線,覆蓋新加坡、雅加達、巴生港、林查班等東南亞17個城市(地區),并打開了通往歐洲、中東、非洲等地的物流通道。5號、6號泊位還取得了港口危險貨物作業附證,為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出口提供了顯著優勢。
為確保這批貨物的順利出口,泉州海關成立了專項工作組,為企業提供了一對一的海關物流監管政策宣講服務。他們鼓勵企業利用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政策,提前完成內外貿同船運輸工具備案,并推動開通了內外貿同船、外貿內支線等業務。同時,海關還指導企業采用“提前申報”、海運轉關出口的方式,確保貨物有序通關,保障了口岸的安全暢通。這一系列舉措不僅促進了港口經濟的做大做強,還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