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近期在華盛頓Hill&Valley論壇上發表的一番言論,引起了全球AI界的廣泛關注。他指出,中國目前擁有全球50%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這一數據震驚四座。
作為全球AI芯片領域的領頭羊,英偉達在數據中心市場的占有率高達95%,其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對全球AI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因此,黃仁勛的言論不僅關乎個人見解,更折射出英偉達對于全球AI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
黃仁勛強調,美國應當積極擁抱AI技術,而非通過禁售AI芯片等手段進行技術封鎖。他認為,真正的擁抱AI,應該是通過投資教育、再培訓等方式,提升工人駕馭AI技術的能力。這一觀點不僅體現了黃仁勛對于AI技術發展的樂觀態度,也反映出英偉達對于全球AI市場開放性的期待。
那么,黃仁勛的言論是否站得住腳呢?據美國《紐約時報》提供的數據,在美國的企業或頂級研究機構中,AI人才占比最高的確實是中國。從2019年到2024年,中國在全球頂尖AI人才中的占比從27%增長到46%,而美國則只有20%左右。這一數據無疑為黃仁勛的言論提供了有力支撐。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46%的AI頂級人才中,包含了很多從中國到美國留學并留在美國從事AI工作的人才。據《紐約時報》報道,在美國留學的中國AI人才中,只有約10%會選擇回國,而超過80%的人會選擇留在美國,為美國的AI研究貢獻力量。
日本媒體也曾報道過類似的數據。在美國工作的AI人才中,中國AI人才的占比超過了美國,達到了38%,而美國則為37%。這些數據無疑進一步證實了黃仁勛關于中國AI人才占比的言論。
然而,黃仁勛的言論背后還隱藏著另一個真相:盡管中國擁有大量的AI人才,但其中很多人最終選擇了留在美國,而非回國發展。這一現狀不僅反映了中國在吸引和留住AI人才方面面臨的挑戰,也揭示了全球AI人才流動的復雜性。
因此,如果中國能夠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這些流失在外的AI人才回國發展,那么無疑將對美國的AI產業產生重大影響。這不僅將提升中國的AI實力,也將為全球AI格局帶來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