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合光電(股票代碼:300691.SZ)宣布了一項并購計劃,擬通過發行股份及募集配套資金的方式,全面收購東莞長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益光電”)100%的股權,并預計在未來10個交易日內公布詳細的交易方案。
聯合光電作為光學鏡頭制造的領軍企業,自2017年上市以來,不斷拓展業務領域,現已形成高端安防視頻監控、智能駕駛、新型顯示、人工智能四大核心業務板塊。然而,盡管涉及多個熱門領域,聯合光電在盈利方面卻始終未能突破億元大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兩個月前,聯合光電因在機器人業務信息披露上存在違規行為,收到了監管部門的函件,導致公司股價大幅下跌。這一事件暴露出公司在業務多元化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此次并購長益光電,無疑為聯合光電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長益光電成立于2009年,注冊資本達8000萬元,主要從事光學儀器制造和銷售,以及照相器材制造和銷售等業務。雙方在研發、制造環節具有顯著的協同效應,特別是在技術層面,長益光電擁有54款自主研發的鏡頭產品和67項專利,其中包括2項軟件著作權和1項發明專利,多個項目已實現產業化。
長益光電在光學元器件制造領域擁有廣泛的客戶資源和市場影響力,與多個知名企業保持長期合作關系,業務覆蓋消費電子、安防等多個領域。這將有助于聯合光電進一步拓展下游市場,提升市場競爭力。
然而,此次并購仍處于籌劃階段,交易的具體細節尚未披露,市場對此次并購的邏輯和效果持觀望態度。聯合光電雖然涉及多個熱門題材,但近年來業績波動較大,盈利能力相對薄弱。2024年,公司雖然實現了營收增長,但凈利潤卻大幅下滑40.02%。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同比下滑3.54%,凈利潤更是虧損2399萬元,同比大幅下滑1537.03%。
上市以來,聯合光電始終未能實現億元凈利潤的小目標,凈利潤率也逐年下降,從2017年的8.78%降至2024年的1.75%。公司在加大新品研發投入的同時,各業務增長動力不足,主業產品收入下滑,創新產品收入增長緩慢,毛利率也呈現下滑趨勢。
更令市場擔憂的是,聯合光電在業務多元化方面存在“蹭熱點”的嫌疑。今年3月,公司因在年報中透露大載重四足機器人將量產的信息而引發市場關注,但隨后又發布更正公告稱該表述依據不足,并承認已終止相關仿生機器人業務。這一前后矛盾的信息披露行為被監管部門認定為“信披違規”,并導致公司股價大幅下跌。
在業績說明會上,聯合光電透露了未來3~5年的發展戰略,計劃穩固發展視頻監控鏡頭領域,增加智能顯示領域的投入,提升投影鏡頭及AR光學模組研發制造能力,并拓展車載鏡頭的生產規模和市場規模。然而,公司募投項目“新型顯示和智能穿戴產品智造項目”卻因外部宏觀環境和調控政策的影響而多次延期,導致項目施工進度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