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汽車產業生態中,一個顯著的變化正在發生:曾經隱匿于汽車制造商背后的供應鏈企業,如今正逐步走向前臺,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這一趨勢在上海國際車展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車展現場,不僅有博世、寧德時代這樣的行業巨頭,還有許多創新活力四溢的新企業。這些企業覆蓋了從核心零部件到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前沿技術的各個領域,展示了中國汽車供應鏈的強大實力和創新能力。
“過去,我們這類面向企業的科技公司往往默默無聞。”四維圖新CEO程鵬感慨道,“但現在,我們不僅要服務好企業客戶,還要面向終端消費者,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才能幫助車廠打造出更優質的產品。”
從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制造,到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前沿技術的創新,再到充電基礎設施等配套產業的完善,中國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全產業鏈的協同努力。車展上,汽車科技及供應鏈展區的面積大幅提升,橫跨四個展館,成為技術密度最高的展區之一。
在車展前夕,各大供應商紛紛發布重磅產品和技術。地平線推出了全新的L2城區輔助駕駛系統HSD,并提供了多個版本以滿足不同市場需求。華為乾崑也正式發布了高速L3商用解決方案ADS 4,并聯合多家汽車品牌共同發布了《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倡議》。
車展現場,23家供應商登上整車館,從智能駕駛方案到智能座艙,從車規級芯片到動力電池、充電樁,全方位展示了智能電動汽車的關鍵環節。這些供應商與整車企業同臺競技,共同推動了中國汽車產業的智能化轉型。
在智能駕駛領域,Momenta、小馬智行等企業帶來了前沿技術;在座艙與交互技術方面,索尼、科大訊飛等企業展示了創新成果;在車規級芯片領域,英特爾、愛芯元智等企業嶄露頭角。特別是隨著汽車智能化的加速,華為乾崑、Momenta等企業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愛芯元智在車展上發布了新一代面向全球市場的車載芯片產品M57系列。四維圖新則以“數智共生”為主題,發布了全新艙駕產品矩陣量產解決方案,并與高通深化合作,推出了中高階輔助駕駛新品。程鵬認為,供應商集中研發投入,將產品賣給多家車企,能有效分攤成本,避免壓榨供應商導致全行業虧損。
在汽車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中,車企逐漸意識到與頭部供應鏈企業合作的重要性。以Momenta為例,其與多家品牌宣布了進一步戰略合作。在新車發布時,技術支持方代表如Momenta CEO曹旭東等也會受邀上臺演講,凸顯了合作的深度與緊密性。
隨著中國汽車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中國汽車供應鏈也在走向全球。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汽車出口量同比增長19.3%。本屆上海國際車展上,上汽集團正式發布海外3.0戰略,即“全球+本土”的組合戰略。眾多供應商如愛芯元智等也緊跟步伐,形成了“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市場格局。
這些供應商持續投入技術研發與產品創新,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隨著中國汽車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和技術實力的提升,全產業鏈出海步伐加快,中國汽車企業在海外市場的份額逐步擴大,為產業可持續發展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