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各大品牌紛紛亮出了4月份的交付成績單,展現(xiàn)了一場速度與激情的較量。零跑汽車憑借41039輛的交付量,以173%的同比增長率,力壓小鵬汽車(35045輛)和理想汽車(33939輛),連續(xù)兩個月坐上了新勢力銷冠的寶座。
小鵬汽車雖然同比增長了2.7倍,成為頭部新勢力中漲幅最大的品牌,但仍然以6000輛的差距落后于零跑,屈居第二。而理想汽車,在去年穩(wěn)坐銷量頭把交椅后,今年1、2月被小鵬反超,3、4月又因零跑的逆襲降至第三名。
小米汽車在經(jīng)歷3月的輿論風波后,雖未公布具體數(shù)據(jù),但宣布交付量超過2.8萬輛,咬緊牙關(guān)守住了第四名的位置。蔚來汽車(含樂道)則交付了23900輛,反超了深藍汽車(20138輛)。
在萬輛俱樂部中,比亞迪騰勢(15388輛)、華為加持的阿維塔(11681輛)和東風嵐圖(10019輛)組成了“萬輛三劍客”,排名穩(wěn)定。而尾部陣營的智己汽車(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共同打造)則略顯尷尬,未破萬的交付量(4366輛)與其他玩家差距越來越大。
零跑汽車和小鵬汽車的成功,無疑證明了性價比策略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巨大吸引力。零跑汽車憑借B10車型的上市,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其性價比策略和低價走量的模式,讓其在短短一年內(nèi)就打破了“蔚小理”的固有格局。而小鵬汽車則通過G6、G9改款車型的快速交付和降價策略,成功提升了銷量。
然而,高端品牌的溢價空間正在被壓縮。理想和蔚來都在靠補貼沖銷量,理想通過“現(xiàn)金補貼+金融政策”的組合拳,短期內(nèi)提振了銷量,但高端市場容量有限,競爭又非常激烈,理想L9并沒有壓倒性優(yōu)勢。而蔚來則通過金融補貼和換電政策,提升了銷量,但子品牌樂道仍需爆款來支撐銷量。
小米和華為作為跨界勢力,也遇到了各自的麻煩。小米汽車因SU7碰撞事故影響訂單轉(zhuǎn)化,但中長期來看,市場對其生態(tài)用戶轉(zhuǎn)化的潛力仍持樂觀態(tài)度。而華為鴻蒙智行則通過向車企提供智駕系統(tǒng)等核心技術(shù),集結(jié)了“五界”聯(lián)盟,但問界品牌的交付量卻有所下滑,引發(fā)市場對實際訂單轉(zhuǎn)化率的擔憂。
在資本市場的眼中,既要銷量也要盈利成為了衡量新能源汽車品牌的重要標準。零跑汽車股價漲幅最大,市值沖到744億港元;小米汽車雖然短期受到?jīng)_擊,但中長期潛力仍被看好;理想汽車跌到第三名,股價微降,但市值仍守住1930億港元;蔚來汽車銷量未進前四,但因換電聯(lián)盟拿到寧德時代25億投資,股價大漲。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仍在繼續(xù),各大品牌都在為爆款交付、盈利保衛(wèi)和技術(shù)突圍而戰(zhàn)。誰能在這場淘汰賽中同時拿下銷量、利潤和技術(shù)口碑,誰就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