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皮卡車型成為了備受矚目的焦點之一,據稱有近60款新車首次亮相。不僅傳統皮卡制造商帶來了多款新品,如吉利雷達PHEV、鄭州日產Z9 GE PHEV等,連一些以乘用車為主的車企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皮卡車型,如捷途縱橫F700、長安獵手K50等。就連奇瑞復活的RELY威麟品牌,也將目標瞄準了皮卡市場。
皮卡車型按照尺寸可分為小型、中型和全尺寸;動力類型則包括柴油、汽油、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而根據用途,市場則分為個人用途和商業用途。據統計,全球每年皮卡銷量約為400萬輛,市場相對穩定。而在中國,2024年皮卡銷量達到了54.8萬輛,其中長城汽車以17.7萬輛的銷量穩居榜首,市場占有率高達34.32%,其后依次為江淮、江鈴、長安和上汽大通。
盡管中國皮卡在全球市場的規模和品牌影響力相對較小,但國內頭部自主品牌如長城、比亞迪、吉利、長安和奇瑞等仍在大力發展皮卡業務。長安皮卡CEO黃智在近期分享的觀點,或許能為我們揭示其中的奧秘。他提到,長安獵手K50在上海車展上市時,采用了長安啟源的“101”車標,而非傳統的“V”標,這一做法預示著長安皮卡在新能源智能化時代的戰略定位。
黃智強調,長安皮卡正以“數智進化新皮卡”的戰略定位,試圖在全球市場掀起一場皮卡革命。其核心策略包括以數智化技術重塑皮卡品類價值,以及以全球化布局構建品牌護城河。他認為,皮卡作為全球化車型,其價值已經超越了傳統的工具屬性,正逐步向生活方式的載體進化。
長安獵手K50作為首批搭載L2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皮卡車型,不僅擁有電動皮卡底盤,還具備獵動美學設計、超級大增程、長安天樞智能等多項亮點。其硬派越野能力也不容小覷,包括1.5噸極限裝載能力、2.5噸拖拽能力、接近角29°、離去角26°等。長安皮卡希望通過推廣皮卡文化,打破人們對皮卡僅作為工具車的固有認知,讓皮卡成為更廣泛認可與傳播的生活方式。
面對國內皮卡市場工具型需求占比超75%的現狀,以及政策限制、基建增速放緩和新能源商用車替代效應的影響,頭部自主品牌紛紛將戰略重心轉向乘用化、高端化。例如,長城炮推出了“越野+露營”改裝生態,比亞迪混動皮卡則主打“無里程焦慮的戶外電站”,吉利雷達RD6則以純電平臺切入“戶外經濟”賽道。這些品牌雖然路徑不同,但都瞄準了“皮卡=場景解決方案”的未來圖景。
黃智表示,皮卡是全球化進程中的重要品類,未來長安新能源皮卡都將啟用啟源車標。通過統一品牌形象,長安皮卡希望打破地域文化隔閡,讓“數智皮卡”成為全球用戶認可的價值標簽。長安皮卡制定了“12324”全球發展規劃,未來三年將陸續推出3-4款全球化皮卡車型,覆蓋B/C/D級全尺寸市場,并開發硬派PPV車型,以滿足全球用戶、不同年齡、不同價格、不同場景的需求。
長安皮卡不僅在國內市場發力,還積極推進全球化布局。目前已在泰國設立生產基地,在巴基斯坦建有KD工廠,并計劃在中南美、獨聯體、歐洲等地拓展KD工廠。長安皮卡出海戰略聚焦產品品質與本地化,今年將在泰國、菲律賓、墨西哥等多地加速推廣。實際上,不僅是長安皮卡,國內眾多皮卡車企也都立志出海遠征,如比亞迪SHARK皮卡在海外市場的表現也十分搶眼。
電動化、智能化讓中國乘用車有了對抗外資品牌的底氣,同樣,中國品牌皮卡也正以電動化和智能化雙輪驅動實現彎道超車。通過場景化技術重構產品價值,中國皮卡完全有能力顛覆美式硬核越野、日式經濟實用的傳統模式。本屆上海車展上,多款新能源皮卡同臺競技,插混、增程、純電等車型競相亮相,這些皮卡不再局限于傳統功能,而是具備了對外放電、智能座艙、全地形適應等創新配置,模糊了戶外越野與城市出行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