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業內消息人士向《歐洲汽車新聞》透露,中國汽車制造商奇瑞正加速布局歐洲市場,有望與大眾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在德國某工廠投產其新興品牌Lepas的車型。這一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
奇瑞方面已證實,公司正與某德國合作伙伴就本地化生產事宜進行磋商,但尚未明確透露對方身份為大眾集團。奇瑞國際副總裁Charlie Zhang在一次公開活動中表示,協議能否最終達成還需克服一系列挑戰,并強調德國市場的復雜性。
Charlie Zhang指出,奇瑞正在深入評估包括成本效益、供應鏈穩定性、工會關系以及監管合規等在內的多個關鍵因素,以確保項目的可行性。他坦言,德國市場的環境極為復雜,需要細致規劃。
此前,《路透社》曾有報道指出,大眾集團計劃關閉其在德國德累斯頓和奧斯納布呂克的兩家裝配工廠,作為成本削減措施的一部分。而有消息稱,包括奇瑞在內的多家中國汽車制造商對這些工廠表示了收購或租賃的興趣。
分析人士認為,若奇瑞成功入駐大眾工廠,不僅有助于緩解大眾工會因工廠關閉而產生的不滿情緒,還能為奇瑞在歐洲市場減輕關稅負擔,實現雙贏。
據悉,Lepas品牌是奇瑞于今年4月發布的新品牌,基于其暢銷的Tiggo系列進行改進,旨在面向全球市場。該品牌計劃于2026年正式進軍歐洲,首批推出的車型包括兩款緊湊型SUV和一款中型SUV,將提供純電、插混和燃油等多種動力版本。
Charlie Zhang透露,奇瑞計劃對巴塞羅那工廠進行升級,以提高Tiggo插混SUV的產量,并擴大Omoda和Jaecoo品牌純電車型的生產能力,以滿足歐洲市場的需求。他預計,工廠將在今年底全面恢復生產,年產能可達20萬輛。
在歐洲本地化生產戰略方面,奇瑞表示,將電動車生產轉移至歐洲有助于應對歐盟對中國制造電動汽車加征的額外關稅。目前,奇瑞在巴塞羅那組裝的Ebro S700車型基于Tiggo 7平臺,從中國蕪湖工廠以半散裝(SKD)形式出口,并在西班牙本地完成組裝。
為了提高本地化比例,奇瑞正積極尋求從非中國地區進口關鍵零部件,如電池等。Charlie Zhang表示,非中國原產成分的比例需要超過40%,而奇瑞的目標是達到至少50%,以證明其并非在規避關稅。
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出口商,奇瑞在今年第一季度共出口了255,465輛汽車。公司在多個出口國采用SKD模式進行本地組裝,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例如,在俄烏局勢升級后,奇瑞接管了部分西方車企在俄羅斯的舊廠房,以加強當地市場的供應。
奇瑞還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將Omoda和Jaecoo品牌在歐洲的銷售國家從目前的7個擴展至19個,包括進軍法國和德國等核心市場。在德國,奇瑞的目標是在年底前簽約100家經銷商,以進一步擴大其市場份額。
據市場研究機構Dataforce統計,今年第一季度,Omoda與Jaecoo品牌在歐洲共售出15,799輛汽車,僅憑Omoda 5和Jaecoo 7兩款車型便取得了不俗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