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上海車展,在業界的重重憂慮中拉開帷幕,然而,隨著展會的深入,一股由“汽車人”激發的熱情浪潮席卷了整個行業。這場盛會不僅吸引了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家參展企業,更以超過36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和百余款全球首發車型,刷新了歷史記錄。據統計,展會期間的總客流量預計將達到130萬人次,無疑成為了全球汽車行業的一大焦點。
作為媒體界的觀察者,我深感欣慰的是,此次車展終于讓“汽車”重新回到了舞臺中央。沒有了明星助陣,沒有了流量爭奪,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汽車產品、行業動態和技術革新上。在國家會展中心這座“四葉草”建筑內,熱烈而友好的氛圍讓人仿佛看到了中國汽車行業的未來。
車展上,各大品牌紛紛亮出了自己的“殺手锏”。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憑借其驚人的18000牛·米輪上扭矩,成功完成了54度斜坡攀爬的挑戰,這一幕成為了車展上的經典瞬間。而奔馳的Vision V概念車,則以其65英寸可升降4K柔性巨幕和360度環繞觀影體驗,讓人仿佛置身于未來影院。大眾安徽的ID.EVO概念車、奧迪與華為合作的高階智能駕駛輔助方案等,也都展現了汽車科技的最新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車展上,中國汽車品牌與海外品牌的較量成為了另一大看點。海外品牌憑借深厚的底蘊,力求抹平與中國品牌之間的產品力差距;而中國品牌則憑借快速的產品更新和更具吸引力的功能配置,不斷搶占市場份額。雙方立場的交換,不僅讓人看到了中國汽車行業的崛起,也預示著未來市場競爭的更加激烈。
在增量市場的布局上,中國汽車品牌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極氪9X、領克900等中高端產品的推出,不僅豐富了產品線,也提升了品牌形象。同時,蔚來螢火蟲、極氪007GT等小眾市場的精準布局,也讓人看到了中國汽車品牌對市場細分的深刻洞察。
汽車科技與供應鏈的崛起也成為了此次車展的一大亮點。博世、采埃孚、寧德時代等全球百強零部件供應商,以及地平線、商湯絕影、科大訊飛等芯片半導體、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企業的參展,不僅展示了汽車科技的最新成果,也推動了汽車產業鏈向“科技+服務驅動”的轉型。
然而,在生機勃勃的背后,也隱藏著行業的焦慮。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交付量成為了企業的生命線。不少品牌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降價、優惠等措施來吸引消費者。同時,海外車企的加速布局也給中國品牌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盡管如此,2025年的上海車展仍然不失為一屆成功的盛會。它不僅展示了汽車行業的最新成果,也推動了行業的交流與合作。在“擁抱創新,共贏未來”的主題下,中國汽車行業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