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車展的璀璨舞臺上,奇瑞汽車以其宏大的陣容和前瞻的技術理念,吸引了全球5000余名海外嘉賓的目光。此次車展,奇瑞不僅帶來了53款重量級車型,還展示了其“海陸空”全方位的技術矩陣,這不僅是奇瑞歷史上的一次技術盛宴,更是全球汽車產業未來趨勢的一次精彩預演。
面對汽車行業普遍的“價格戰”困局,奇瑞卻以一季度62萬輛的銷量佳績和25.5萬輛的出口成績,向世界展示了其技術驅動的全新路徑。奇瑞如何以“理工男”般的執著,在這場無聲的競爭中改寫游戲規則?答案蘊含在其三大核心理念之中。
奇瑞的技術邏輯,是從“閉門造車”轉向“開源革命”。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李學用在車展上強調,與其在內部競爭中消耗,不如通過開放生態來重構行業標準。2025年一季度,奇瑞新能源銷量激增171.8%,這得益于其“技術開源”戰略的落地。奇瑞宣布免費授權鯤鵬混動核心技術專利,這一舉措被譽為“中國混動技術的諾亞方舟計劃”。奇瑞品牌國內業務事業部副總經理祁素彬表示,技術創新是奇瑞的基石,但奇瑞更希望成為全球技術生態的共建者。
車展上,奇瑞展示了三大技術突破:鯤鵬超能電混CDM 7.0系統的熱效率突破48%,遠超豐田THS,同時以開源模式降低了行業技術門檻;捷途縱橫G900水陸兩棲車搭載800V高壓平臺,IP68級防水設計顛覆了越野車高油耗的傳統印象;飛行汽車iBee與三體復合翼技術,更是將出行領域拓展至低空。
“奇瑞不參與降價減配的內卷,而是專注于提升標準、技術、品質和安全。”李學用的這番話,揭示了技術平權的本質——通過底層創新來替代表面的內卷。
奇瑞的全球化戰略也在悄然變化,從“產品出海”轉變為“標準輸出”。當奇瑞的風云A9在南非高溫沙漠中完成3.65L/100km的虧電油耗測試時,西班牙媒體贊嘆不已,稱中國混動技術比地中海陽光更普及。這背后,是奇瑞用“全球標準”倒逼技術升級,不再簡單復制國內產品。
祁素彬透露的“四高一強”技術體系,即高性能、高節能、高安全、高智能、強越野,正是奇瑞應對全球市場的關鍵。如今,奇瑞產品已覆蓋全球110個國家,海外用戶超過470萬,每30秒就有一輛“奇瑞造”汽車駛出國門。車展現場,百名外賓用方言直播,展現了奇瑞從“中國品牌”向“全球品牌”的轉變。
奇瑞還從“單向輸出”轉變為“生態共建”。在車展的“未來創意坊”,全新QQ改裝車旁擠滿了年輕觀眾。這款支持全域定制生態的A0級電動車,不僅是技術創新的象征,更是用戶共創的試驗場。奇瑞即將啟動的“千人千面”共創計劃,將把用戶創意轉化為量產配置。
祁素彬提到的“與用戶做朋友”,體現在產品共創、文化共生和技術共研三個方面。風云E05從概念到量產,70%的功能迭代來自用戶建議;“村超超熱愛”公益IP觸達上億人次,將品牌價值融入地域文化;AI智艙系統通過用戶行駛數據不斷進化,實現更加智能的交互體驗。
這種“共治生態”的商業價值在風云A9上得到驗證:盲訂量突破5.3萬臺,其中30%來自老用戶推薦。當其他車企還在追逐流量時,奇瑞已經構建了“用戶-技術-市場”的良性循環。這場始于用戶端的革命,最終也推動了奇瑞的全球化進程。在巴西,由當地用戶投票命名的OMODA C5成為熱銷車型;在東南亞,車主自發組建的“奇瑞混動俱樂部”甚至承擔了部分售后培訓功能。
奇瑞的故事,是對“長期主義”的生動詮釋。站在1630萬全球用戶的肩膀上,奇瑞的野心遠不止于上海車展的榮耀。從混動技術開源到飛行汽車試飛成功,從“出海1.0”的產品貿易到“出海3.0”的技術出海,這家執著于技術的企業正在證明:汽車產業的終極競爭,在于對技術深度的挖掘、對用戶價值的尊重以及對全球生態的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