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近日盛大開幕,成為燃油汽車與電動汽車激烈交鋒的舞臺。盡管兩者同臺競技,但電動汽車無疑搶盡了風頭。據統計,此次車展上電動汽車參展車型多達67款,相比之下,燃油汽車僅有30款亮相。這一數據不僅彰顯了車企對電動汽車市場的重視,同時也反映了電動汽車領域競爭的日益白熱化。
回顧過去一年,燃油汽車與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爭奪戰可謂跌宕起伏。2024年上半年,電動汽車一度占據上風,市場份額攀升至54%。然而,下半年燃油汽車發起反擊,至今年1月已將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壓縮至41.5%。隨后,電動汽車再次發起攻勢,目前雙方市場份額在50%左右徘徊,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在燃油汽車市場,外資品牌依然占據主導地位。數據顯示,熱銷燃油SUV車型中,外資品牌占據了前九名中的六個席位;而在熱銷燃油轎車中,前六名更是全部被外資品牌包攬,國產車僅位列第七。其中,豐田在燃油SUV市場表現出色,而大眾則在燃油轎車市場占據優勢。
隨著電動汽車競爭的深入,行業領頭羊繼續以多元化的車型覆蓋不同市場,而新興車企則開始進軍20萬元以下市場。分析指出,30萬元以上的電動汽車銷量出現下滑,而15萬元至20萬元的電動汽車車型增長迅速。這表明,車企們正在積極搶占20萬元以下市場,與燃油汽車增長較快的10萬元至15萬元價位區間形成直接競爭。
上海車展上,電動汽車企業紛紛推出更多車型以爭取市場份額,車海戰術愈演愈烈。這凸顯了在燃油汽車與電動汽車的激烈競爭中,電動汽車企業面臨的壓力更大,不得不采取更為猛烈的策略來爭奪市場。畢竟,行業領頭羊已經穩固占據了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剩余企業只能爭奪剩下的七成市場,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面對電動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2025麥肯錫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報告指出,約有三成中國車主表示后悔購買電動汽車。他們計劃在換車時回歸燃油汽車陣營,這一反悔率明顯高于燃油汽車車主。對于電動汽車行業而言,這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部分老車主后悔購買電動汽車,可能與續航焦慮、高昂的電池更換成本以及二手車貶值等問題密切相關。隨著換車時刻的到來,他們發現電動汽車在二手市場上的價值遠低于預期,導致換車成本遠高于預期,平時省下的能源成本如今卻需要全部“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