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上海車展的璀璨燈光下,燃油車領域迎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智能化變革。曾經被視為電動汽車專屬的智能科技,如今在燃油車新品上大放異彩,標志著燃油車正式向“過時”標簽發起挑戰。
車展現場,多款燃油車憑借先進的輔助駕駛、流暢的語音交互以及豐富的娛樂配置,展現了與電動汽車不相上下的智能化水平。這一轉變的背后,是傳統汽車巨頭與華為、阿里、博世、大疆等科技巨頭的深度合作,以及市場對燃油車持續需求的雙重推動。
J.D.Power的最新報告顯示,智能駕駛功能在消費者購車決策中的權重已從2020年的12%飆升至2023年的35%,成為僅次于續航里程的關鍵因素。面對這一趨勢,燃油車企業紛紛調整戰略,將智能化作為反擊的利器。一汽奧迪A5L和全新奧迪Q5L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們基于奧迪全新PPC豪華燃油平臺打造,并搭載了華為乾崑技術,實現了無圖L2級駕駛輔助能力。
不僅如此,卓馭科技(原大疆車載)也在車展上展示了其車端多模態視覺-語言-動作大模型,該方案已應用于上汽大眾途觀L Pro、一汽-大眾全新探岳L等多款燃油車型。卓馭提出的“油電同智”理念,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車企所接受和實踐。
一汽-大眾在車展上亮相的全新攬境,搭載了第五代EA888 2.0T發動機,并配備了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及優化空間設計,展現了燃油車在智能化和性能方面的雙重實力。而上汽大眾則推出了途昂Pro、帕薩特Pro等煥新版本,其中途昂Pro不僅油耗低至8.35L/100km,還配備了L2+級輔助駕駛系統,打破了傳統燃油車的固有印象。
上汽通用也在積極擁抱智能化變革。車展前夕,上汽通用旗下別克品牌與Momenta宣布戰略合作,共同推進城區輔助駕駛功能的發展與普及。車展上,凱迪拉克品牌則以“為50%的燃油車用戶付出100%的努力”為口號,展示了全新XT5、大六座新XT6、全新CT5等燃油車矩陣車型,彰顯了其在“油電互補、逐級進階”產品陣容上的決心。
在智能座艙方面,燃油車同樣取得了顯著進展。吉利第四代博越L作為燃油車領域的明星車型,全系標配了FlymeAuto智能座艙系統,并支持多項自定義設置,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交互體驗。同時,許多燃油車也開始配備電動汽車常見的“彩電、冰箱、沙發”等配置,進一步提升了乘坐的舒適性和娛樂性。
技術瓶頸的突破和市場需求的支撐,共同推動了燃油車智能化的快速發展。博世智能駕控中國區總裁吳永橋表示,燃油車實現高階輔助駕駛的技術難題已得到有效解決。而一汽奧迪A5L和全新奧迪Q5L所依托的E1.2電子電氣架構,更是為燃油車智能化提供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從市場層面來看,燃油車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同比增長19.3%,其中傳統燃油車出口量占比接近八成,且同比增長23.5%,增速高于新能源汽車。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更是表示,未來燃油車至少還有25%以上的市場份額,上汽通用2027年以后仍會保留8款以上的燃油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