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車展的舞臺上,吉利控股集團憑借“醇氫科技”引領了一場能源領域的革新風暴。此次展覽,吉利并未沿襲傳統車企的展車路線,而是精心打造了一套覆蓋能源生產、儲存、應用的全鏈條展示系統,向世界隆重推出了中國版的甲醇經濟藍圖。
在技術突破展區,三款戰略車型展現了甲醇應用的廣泛潛力。全球首發的醇氫電動超級VAN,憑借創新的模塊化線控底盤和高效的甲醇重整制氫系統,百公里醇耗僅為15.2升,運營成本較柴油車降低了45%。遠程星瀚H重卡更是以單次充電續航1500公里的驚人表現,打破了新能源商用車續航的瓶頸。而搭載DHE20TDM發動機的賽道原型車,憑借其46%的高熱效率和15:1的壓縮比,完美展現了甲醇燃料的高性能。
步入能源交互體驗區,“超醇電混”技術顛覆了傳統動力系統的認知。通過先進的雙燃料智能調配系統,車輛能夠根據行駛條件自動調整甲醇與汽油的混合比例,配合48.15%高熱效率的發動機,確保了全氣候條件下的高效運行。現場模擬數據顯示,在混合燃料模式下,車輛的綜合續航里程可達1350公里,運營成本較純油模式減少了38%。這項預計于2025年實現量產的混動技術,正在引領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新潮流。
在商業生態構建方面,吉利已經建立了從甲醇制備到應用的全產業鏈布局。與中石化攜手打造的“遠醇”加注網絡,通過改造現有加油站,實現了快速且廣泛的布局,預計到2027年,將在全國范圍內建立4000座加注站。吉利甲醇汽車在國際賽事中的表現同樣搶眼,如在哈爾濱亞冬會上,350輛甲醇汽車累計減排二氧化碳超過2800噸,充分驗證了其規模化應用的可行性。在商用車領域,醇氫電動系統使PM污染物排放降低了98%,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較柴油車減少了76%。
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吉利正致力于將甲醇經濟從理論概念轉化為實際產業。從杭州亞運火炬的零碳甲醇燃料,到日均行駛800公里的城際物流車隊,從-40℃極寒啟動技術的突破,到創下吉尼斯續航紀錄的壯舉,吉利正用實際行動證明:液態的綠色電能不僅能夠替代化石能源,更能開創能源自循環的新紀元。在全球氫能與電動化之爭如火如荼之際,中國方案以其獨特的現實意義,為產業發展提供了第三種選擇,這無疑為本屆車展留下了深刻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