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特汽車宣布暫停對華出口一系列高端車型,這一決定緊隨特斯拉停止向中國出口Model X和Model S之后,引起了廣泛關注。涉及的福特車型包括F-150猛禽、Mustang野馬、福特烈馬以及林肯領航員,此舉標志著福特在中國市場戰略的一次重大調整。
數據顯示,2024年福特對華出口的車型銷量僅為約5000輛,遠低于過去十年年均2萬輛的水平。尤其是福特F-150系列,盡管以2285輛的年銷量位居榜首,但與2023年的4954輛相比,下滑幅度達到了54%。從數量上看,福特的這一決定似乎影響有限。
然而,深入分析后不難發現,這一舉措背后隱藏著福特對中國市場未來戰略的深刻考量。盡管整車出口暫停,但福特并未放棄向中國出口美國制造的發動機和變速箱的計劃,這表明中國市場依然在其全球發展藍圖之中。實際上,福特中國在過去十年中的虧損促使全球總部調整了對華戰略,轉而尋求投資更少、更精簡、更專注且回報更高的業務模式。
為了實現盈利,福特中國采取了多元化的發展策略。在國內生產方面,長安福特將車型數量從十余款縮減至2024年的6款,并將生產線整合至重慶和杭州兩地。在渠道建設上,江鈴福特推出了“福特縱橫”品牌,專注于銷售高溢價的硬派越野車型和皮卡等。福特中國還積極拓展海外出口業務,部分國產化車型如江鈴福特領睿、江鈴福特烈馬、長安福特蒙迪歐等均有出口表現,其中蒙迪歐成為出口主力。
在進口業務方面,福特中國繼續進口核心零部件,包括發動機和變速器,用于部分國產化車型和林肯品牌車型。值得注意的是,福特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操作顯得頗為靈活。例如,國產林肯航海家混動版不僅返銷海外市場,其搭載的8AT變速器還來自福特自研,需要從海外進口。這一做法充分體現了福特中國“小而美”的戰略訴求,通過縮減開支、增加出口和維持進口,實現了低成本、高回報的運營。
2024年,福特中國共售出約45萬輛新車,其中長安福特和江鈴福特的國產化車型在國內市場售出約24萬輛,海外市場貢獻銷量約16萬輛,再加上5000輛的整車進口銷量,共同為福特中國創造了44億元的利潤。盡管國內市場銷量已不足高峰時期的五分之一,但福特中國憑借靈活的戰略調整,成功實現了盈利。
然而,隨著關稅新政的實施,福特中國面臨新的挑戰。盡管整車出口量不大,但利潤較高,且幾乎占到總利潤的一半。同時,核心零部件的進口也將受到影響。初步預估,F-150猛禽等車型的暫停出口將導致福特中國年收入減少約2.5億美元,而美國零部件進口成本的增加將進一步壓縮國產化率不足車型的利潤率。在2025年第一季度長安福特出口量同比增長6.6%的良好勢頭下,第二季度預計將大幅下降。
福特中國目前正處于觀望狀態,為下一步的戰略決策留足思考期。面對全球化退潮和關稅新政的雙重挑戰,福特中國需要在堅守與退出之間做出抉擇。如果決定堅守中國市場,福特中國需要采取更加本土化的策略,包括加速新能源車型的推出、智能化升級、與中國本土企業合作等。同時,也需要做好最壞的打算,若關稅政策持續,可能需要再次關閉部分在華工廠,僅保留林肯品牌獨立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