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再度啟幕,第二十一屆盛況空前。據上海國展集團數據披露,展會首日即吸引了近1300輛汽車亮相,其中,新能源汽車占比高達七成,成為絕對主角。
本屆上海車展,不僅參展車輛數量眾多,其亮點與看點亦更加豐富多元。相較于往屆,車企們紛紛加速向新能源領域轉型,攜全系車型亮相。展會現場觀眾構成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絡繹不絕,日語、韓語、英語交織成一片國際化的氛圍。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AI技術對汽車行業的影響在本屆車展上愈發凸顯。汽車,這一傳統機械載體,正加速向智能終端演變。智能化已成為幾乎所有車型的標配,標志著汽車行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風向轉變,智能化競爭已成為車企們的主戰場。
車展現場,跨界合作案例屢見不鮮,成為推動汽車智能化的重要力量。上汽與華為攜手打造的全新品牌“SAIC尚界”驚艷亮相,采用華為智選車模式,為鴻蒙智行生態注入新活力。同時,德系巨頭奔馳與寶馬也分別攜手中國AI公司,展示了智能座艙產品的最新成果。奔馳與字節跳動合作,優化車載娛樂體驗;寶馬則與阿里通義大模型聯手,打造新一代智能座艙AI助手。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智能化轉型如火如荼,但車企們在智能駕駛方面的宣傳卻顯得更為低調務實。安全,成為智能化轉型的第一要務。多家車企表示,智能化是大勢所趨,但必須穩妥推進,確保安全。華為車BU發起的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倡議,得到了11家合作車企高管的積極響應。同時,工信部也明確要求汽車生產企業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避免夸大和虛假宣傳。
除了智能駕駛外,更具人性化的智能座艙也成為本屆車展的焦點之一。吉利汽車展臺的“蛋殼”裝置吸引了大量觀眾圍觀,這款智能座艙不僅能夠識別方言、擁有擬人語音語調,還能生成音樂為乘客解悶。這一創新成果,正是AI革命下“上海方案”的生動體現。
吉利汽車集團與上海大模型企業階躍星辰的合作也備受矚目。兩家企業向全球開發者開源了兩款領先的多模態大模型,為汽車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持。Unity中國CEO張俊波更是描繪了一個理想化的智能汽車場景:車主坐進汽車,汽車能夠自動識別身份、心情,自動調整座艙模式,甚至規劃路線,無需車主發出指令,車機內置的AI模型即可完成日常任務。
歷經40載風雨,上海車展見證了無數汽車的變革與創新。張俊波所描繪的理想場景,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就能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