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來自河南鄭州的寶馬X1車主近期通過網絡平臺發聲,表達了他對新車座椅質量的不滿。據這位車主介紹,他于2023年10月購置的寶馬X1,在使用僅一年多后,主駕駛座椅左側的塑料部件竟出現了開裂現象。面對這一突發狀況,車主第一時間聯系了購車的4S店,希望獲得保修服務。然而,4S店的回應卻讓他倍感失望。
4S店在與廠家溝通兩次后,向車主傳達了一個令人不悅的消息:座椅塑料開裂是由于外力作用所致,不在保修范圍之內。這一解釋讓車主難以接受,畢竟在日常使用中,座椅受到輕微外力是不可避免的。
深入調查發現,寶馬車型座椅開裂的問題并非個例。網絡上有多位寶馬車主反映類似情況,其中一位寶馬5系車主還通過視頻展示了其車輛座椅左側塑料開裂并脫落的嚴重狀況。這位5系車主表示,他曾咨詢過維修廠的師傅,得到的答復是“這是寶馬車的通病”。
那么,寶馬廠家拒絕保修的做法是否合理呢?以這位鄭州車主的寶馬X1為例,車輛僅行駛了一年多,理應還在整車的保修范圍之內。車主認為,廠家以座椅受到外力作用為由拒絕保修,顯然是在推卸責任。
面對廠家單方面拒絕保修的困境,車主們往往感到束手無策。除了在網絡平臺上發聲或自費更換受損零部件外,他們似乎缺乏更有效的維權手段。對此,有法律專家指出,汽車保養手冊往往未對座椅等部件的具體保修作出明確規定,這為消費者維權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專家建議,監管部門應推動建立汽車質量爭議快速鑒定通道,以降低消費者的舉證成本。同時,還應明確界定“外力作用”的標準,防止銷售者濫用保修條款,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廠家也應承擔起社會責任,主動優化產品質量和服務,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
這起事件不僅反映了寶馬車型在座椅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暴露了汽車行業保修條款的模糊性和消費者維權的困境。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廠家、監管部門和消費者三方的共同努力。唯有如此,才能推動市場公平發展,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