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AI大模型正逐步成為各行各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對算力的需求也隨之急劇上升。根據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的《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預計到2025年,我國的算力規模將超過300EFLOPS,其中智能算力的占比將達到35%。這一數據清晰地展示了算力在未來幾年中的戰略地位。
與此同時,《2023—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指出,隨著AIGC技術在各行業中的廣泛應用,算力基礎設施平臺必須更加注重互聯性、擴展性和靈活性,以滿足復雜多變的市場需求。報告強調,算力已不再是簡單的計算資源,而是像水和電一樣,成為了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AI 2.0時代已經來臨,以大模型、大算力、大數據為特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模式正在加速形成。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中國基礎設施業務群總經理陳振寬表示,為了應對AI等密集型計算任務的需求,我國需要建設更高水平的科學計算和智能計算中心,提供強大的GPU、TPU等硬件支持。
據統計,從2021年到2026年,中國智能算力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將達到52.3%,遠超通用算力的18.5%。在全球范圍內,約80%的經濟場景將逐漸整合人工智能技術,智算中心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目前,中國已有超過30個城市正在積極建設或規劃智算中心。
陳振寬認為,盡管智算中心的算力需求會呈現階段性變化,但整體增長趨勢是確定的。他強調,算力基礎設施的建設在過去和未來都將持續增長,但供需關系會根據市場需求進行階段性調整。特別是在AI 2.0時代,每年對算力的需求增速高達10倍,這一增速遠超摩爾定律所預測的通用算力增長。
面對算力產業的蓬勃發展,陳振寬對未來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他表示,相信算力產業將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市場前景廣闊。
然而,從算力基礎設施的角度來看,目前仍存在諸多挑戰。除了對服務器的高要求外,高速存儲、分布式存儲、集中式存儲以及數據存放和調度等方面也提出了更加嚴苛的標準。節能和散熱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傳統風冷散熱已無法滿足當前需求,液冷技術的發展成為新的趨勢。聯想作為行業領軍企業,早在20年前就已開始布局液冷技術,目前其第六代“海神”液冷技術已實現支持多類型GPU、CPU,散熱效率高達98%。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聯想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強大的產品能力脫穎而出。2023年2月,聯想發布了首個本地化品牌“聯想問天”,與ThinkSystem共同構成了聯想服務器在中國市場的“雙品牌”戰略。根據IDC最新發布的《2024第二季度中國x86服務器市場報告》,聯想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上半年增至11.3%,位居行業前列。
近日,聯想攜手AMD推出了8款基于第五代AMD EPYC處理器的新品,包括聯想問天、ThinkSystem V3系列服務器產品家族以及一款全新ThinkSystem AMD塔式服務器。這些新品在算力、智能引擎、節能等方面均有顯著提升,新一代服務器內存帶寬提升33%,云服務器應用場景下性能提升17%,AI工作負載性能更是翻倍。
在追求高性能的同時,綠色化、低碳化也成為算力在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要求。液冷技術的冷卻能力遠超風冷,且對環境要求更低,適應性更強。陳振寬指出,在計算需求和計算能耗同步增長的雙重壓力下,液冷技術已經從“可選”變為“必選”。
聯想中國基礎設施業務群服務器產品部總經理周韜認為,2025年將是我國智能算力的突破之年。穩定高效且兼具綠色節能的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將為中國客戶的智能化轉型提供更加堅實的“數字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