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工業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計劃啟動上市進程。作為工業供應鏈數字化領域的頭部企業,其核心業務聚焦于通過技術手段重構工業品流通體系,幫助客戶實現供應鏈降本增效。根據披露的財務數據,2024年全年營收突破204億元,較前一年增長17.7%,同期毛利率維持在16.2%的穩定水平。
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近三年營收呈現階梯式增長:2022年營收141.35億元,2023年增至173.36億元,2024年突破200億大關。盈利指標方面,2024年持續經營利潤達7.62億元,經營利潤率提升至3.7%,較2022年-9.8%的虧損率實現顯著改善。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8.9%至102.5億元,毛利率提升至18.6%,創下歷史新高。
在業務構成方面,京東集團平臺貢獻的收入占比持續下降。2022年該渠道收入占比達47.1%,到2025年上半年已降至36.1%。這種變化反映出企業獨立市場拓展能力的增強,其通過數字化平臺直接服務的客戶規模正在快速擴大。截至2025年6月,公司現金儲備達45.6億元,資產凈值突破10億元,為后續擴張提供充足彈藥。
資本運作層面,該公司已完成多輪融資。2020年A輪融資由GGV紀源資本領投2.3億美元,次年A-1輪再獲1.05億美元投資。2023年的B輪融資規模達3億美元,由阿布扎比主權基金領投,紅杉中國等機構跟投,投后估值攀升至67億美元。股權結構顯示,京東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持有77.32%股份,創始人劉強東通過特殊實體持有3.68%獎勵股份。
企業戰略布局方面,曾于2021年以3.5億元收購電子元器件交易平臺獵芯科技55.3%股權,但因整合效果未達預期,于2022年9月終止控制權。目前管理層團隊由執行董事宋春正領銜,劉強東擔任非執行董事,GGV、紅杉中國等機構代表組成獨立董事陣容,形成技術背景與資本運作經驗的互補組合。
值得關注的是,京東集團正在推進多元化戰略,涉足外賣、網約車等新領域。但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新業務板塊凈虧損達149億元,這或許將促使集團重新審視業務布局。根據分拆計劃,京東工業上市后仍將保持作為集團子公司的地位,京東集團繼續持有超50%股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