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強網論壇”主論壇上,六份聚焦數字安全領域的權威報告集中亮相,為應對當前數字時代的安全挑戰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這些報告覆蓋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網絡空間測繪等多個維度,構建起從技術突破到人才培養的完整安全框架。
在硬件安全領域,兩份報告呈現了技術演進的新方向。針對量子計算發展需求,《量子芯片設計自動化技術發展白皮書》提出,量子芯片作為下一代計算核心,需突破現有設計工具的技術瓶頸,推動其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應用。另一份聚焦嵌入式系統的報告則關注智能家居、工業控制等日常設備,倡導建立“預防為主”的安全治理體系,替代傳統“事后修復”模式。
人工智能領域的安全挑戰引發雙重變革。根據《大模型技術賦能漏洞挖掘白皮書》,AI大模型可顯著提升軟件漏洞檢測效率,通過人機協作模式構建新型安全防線。而《具身智能系統安全白皮書》則針對智能汽車、機器人等實體AI設備,首次提出“物理-數字-決策”三層防護模型,確保智能系統在復雜環境中的可靠性。
網絡空間戰略能力建設成為關注焦點。《網絡空間測繪白皮書》將網絡資源分布比作數字時代的“地理信息”,強調通過精準測繪為安全防護提供導航支持。另一份報告則聚焦認知安全人才培養,提出構建“技術+心理”的復合型教育體系,以應對數字時代的欺詐風險。
這六份報告形成互補性安全方案:從量子芯片到嵌入式系統夯實硬件基礎,通過AI技術提升軟件防護能力,借助網絡測繪強化戰略布局,最終依托人才培養實現可持續發展。報告體系完整呈現了數字安全的多層次需求,為構建可信數字生態提供了實踐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