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九屆“強網論壇”主論壇上,中國科學院網絡空間安全防御全國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黃殿中,圍繞“網絡空間安全新觀察”這一主題,與參會者深入交流了當前網絡空間面臨的重大變革。他指出,認知層面的較量與技術領域的革命,正成為影響網絡空間安全格局的兩大關鍵因素。
黃殿中特別強調,認知域已逐漸演變為繼陸、海、空、天、網之后的“第六作戰域”。這意味著,未來的網絡攻防不再局限于數據竊取或系統癱瘓,而是會通過精心設計的虛假信息與算法推薦,直接作用于社會大眾的判斷力以及國家層面的決策過程。他以俄烏沖突中的信息傳播為例,指出當前戰爭形態已從傳統的圖文宣傳,升級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算法攻心戰”,其核心目標在于破壞社會共識、干擾公共決策。
黃殿中還提到,美國對TikTok算法的“國家安全威脅”認定,也反映了全球范圍內對認知域作戰的重視。這種新型戰爭形態,不僅考驗著國家的防御能力,也對公眾的信息辨別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技術層面,黃殿中指出,人工智能與量子計算正成為重塑安全格局的“雙刃劍”。他表示,人工智能已從輔助工具轉變為攻防對抗的核心力量。一方面,暗網黑產大模型、高度智能的勒索軟件等新型威脅不斷涌現;另一方面,以DeepSeek為代表的創新團隊也展示了小團隊在技術變革中的潛力。與此同時,量子計算正從理論走向實踐,其可能破解現有大部分加密體系的威脅,促使全球多國加速布局“后量子密碼”。
面對認知博弈與技術沖擊交織的新形勢,黃殿中呼吁,在加速技術迭代的同時,必須重視提升公眾的信息辨別能力。他強調,只有筑牢技術基礎、完善治理體系,才能在日益復雜的網絡空間中,共同維護一個清朗、安全的數字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