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行業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中,廣汽豐田以“油電同強”戰略為核心,通過技術融合與產品革新,正重塑合資車企的市場競爭力。其最新推出的全新換代威蘭達與鉑智7車型,分別在燃油車智能化與純電豪華領域實現突破,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全新換代威蘭達延續了豐田全球車的基因,在外觀設計上保持國際統一標準的同時,核心技術的本土化升級成為亮點。該車型搭載豐田全新電子電氣架構,通過“域控架構”重構燃油車底層技術,大幅提升計算能力與通信效率,使智能化水平達到與純電車相當的水準。例如,其入門版車型即配備豪華配置,將“高價值油車”理念推向新高度,成為20萬元以內燃油車市場的標桿產品。這一變革不僅解決了傳統燃油車智能化短板,更證明燃油車的智能化潛力遠未被充分挖掘。
在純電領域,鉑智7以“豪華新三件”——雙腔空懸、激光雷達智駕與鴻蒙座艙,直接切入高端智能電車市場。該車型整合了華為Drive ONE電驅系統、鴻蒙座艙5.0、Momenta R6大模型智駕技術以及小米生態資源,實現了“中國智電技術+豐田全球技術底蘊”的深度融合。這種合作模式不僅提升了產品競爭力,更奠定了廣汽豐田在合資豪華電車領域的領先地位。數據顯示,鉑智3X作為豐田純電戰略的首款突破車型,10月銷量首次突破萬輛,累計銷量超5萬輛,成為品牌電動化轉型的重要支點。
廣汽豐田的轉型策略并非簡單堆砌技術,而是通過“育成式采購”與“豐田式融合”構建長期競爭力。以鉑智7為例,華為鴻蒙座艙的引入并非直接移植,而是與豐田標準深度適配,確保用戶體驗的流暢性與可靠性。從Hicar互聯到TSS4.0智駕模塊,華為作為全鏈路合作伙伴,為廣汽豐田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技術底座。與此同時,全新換代威蘭達采用豐田自研電子電氣架構,并針對中國市場開發智能座艙,形成“中國創新反哺全球”的獨特模式。這種融合共創的路徑,有效緩解了合資車企在智能化時代的身份焦慮。

產品布局方面,廣汽豐田正加速推進“油電雙線并進”。2027年,漢蘭達與賽那將推出增程動力版本,由中方團隊聯合研發,進一步拓展燃油車的智能化邊界。電動化序列的完善同樣顯著:預計2026年新能源車型銷量占比將突破20%,2027年有望提升至40%。這一轉型速度在合資車企中頗為罕見,其背后是“用戶需求清單”與現地化研發體系的支撐——通過融合豐田全球標準與中國市場洞察,產品開發從“實用主義”轉向“情感共鳴”。鉑智7作為首款搭載鴻蒙座艙的合資豪華純電轎車,正是這一理念的實踐成果。
服務體系的升級同樣關鍵。廣汽豐田計劃將現有620家經銷店轉型為“響應更及時、服務更前瞻”的貼心管家,并通過“經銷+直銷”并行模式與1000家縣級鉑智體驗店建設,擴大市場覆蓋范圍。用戶溝通層面,RCE深度交流、用戶共創等活動將構建更開放的對話機制,強化品牌與消費者的情感連接。
從燃油車智能化突破到純電豪華領域深耕,再到百萬產銷目標的規劃,廣汽豐田的轉型路徑清晰而堅定。通過技術融合、產品創新與服務升級,這家合資車企正以實際行動證明:在智能化時代,合資品牌同樣可以走出差異化競爭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