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于湖南長沙舉辦的2025世界計算大會上,一款名為“笑熵01”的情緒陪伴機器人成為焦點。這款由博極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設備,通過大模型終端化部署技術,實現了情緒識別與交流陪伴功能。其核心的滑輪車底座內置本地化算力模塊,不僅支撐機器人運行,還可連接其他智能設備,形成家庭微型智算中心。據公司總經理馮武介紹,該產品采用國產華為昇騰架構,在保證應答速度的同時降低了成本,數據安全性也得到顯著提升。
大會發布的全球計算創新成就中,“大模型終端化部署拓展端側計算市場”引發行業關注。這項技術突破使得智能設備擺脫了對云端算力的過度依賴,為萬億級端側計算市場開辟了新空間。以“笑熵01”為例,其小巧機身內集成的先進算法,能夠實時分析用戶情緒狀態并提供個性化陪伴方案,這在傳統低算力平臺上難以實現。
醫療領域成為算力技術落地的重要場景。湖南超能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肖湘江指出,具身智能等新技術正加速滲透醫療康復場景。在長沙,依托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的算力支撐,多家科研機構和企業構建起“AI+醫療”產業生態。自興人工智能集團展示的醫學影像AI平臺已覆蓋全國300余家三甲醫院,其染色體核型分析系統由中南大學蔡自興教授團隊研發,通過人工智能硬件升級顯著提升了診斷效率。
大會專題活動“超算驅動科學研究新范式”上,湖南大學團隊展示了胎兒超聲大模型的創新實踐。該模型整合了多家三甲醫院的臨床數據,借助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的強大算力進行訓練,旨在實現產前超聲檢查的自動化流程。項目負責人李肯立教授透露,研究團隊正探索將檢查設備家庭化,未來孕婦或可通過智能終端完成初步篩查,僅在發現異常時前往醫院復檢。
長沙的產業集聚效應日益顯現。作為醫療資源密集型城市,當地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形成協同創新網絡。多家機構在展會上呈現的解決方案覆蓋疾病預防、診斷輔助、康復護理等全鏈條,其中不乏基于國產算力架構的原創技術。這種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模式,正在推動智能醫療設備從實驗室走向規模化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