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在一檔名為《羅永浩的十字路口》的視頻播客中,與數碼博主何同學展開了一場關于錘子科技往事的深度對話。其中,2018年5月15日在北京鳥巢舉辦的那場發布會成為了討論的焦點。何同學回憶起當時在現場觀看發布會的感受,直言自己感到十分困惑,羅永浩對此表示認同,并補充道,即便是錘子科技的忠實粉絲,在那場發布會上也會感到迷茫。
羅永浩隨后詳細解釋了當年推出TNT工作站的初衷。他表示,自己一直渴望在科技領域做出一些突破性的創新,而非僅僅滿足于小修小補。他提到,蘋果公司雖然一直在嘗試整合iPadOS和macOS,但實際上只是停留在圖標層面的整合,兩大系統依然各自為政,存在重復建設的問題。羅永浩認為,通過在桌面級電腦中加入多點觸控和語音功能,可以顯著提升工作效率,遠超傳統的PC和Mac。
在談到堅果R1手機時,羅永浩透露,當時手機芯片的性能已經接近過剩,因此他們決定為手機配備更大的內存,并計劃在未來CPU性能進一步提升后,利用手機作為桌面級設備的核心。這種設計理念旨在實現更直接的工作體驗,用戶無需在手機和電腦之間同步文件,只需將手機連接顯示器即可繼續工作。
羅永浩堅持認為,當年推出TNT的決策本身并無錯誤,問題在于資源有限,且當時的語音識別技術尚未達到如今的水平,缺乏AI的加持導致識別準確率不盡如人意。他進一步解釋了TNT的操作邏輯,特別是“按住說話”功能的設計初衷:在語音識別技術不夠成熟的情況下,通過限制輸入選項,將可能的指令范圍從一萬種減少到五到十種,從而將準確率提升至百分之九十幾。盡管當年現場演示時出現了失誤,但內部的演示版本表現良好。
羅永浩還提到,當時行業普遍認為手機和電腦的融合是大勢所趨,否則將面臨重復建設兩套硬件的困境。他至今仍堅持這一觀點,只是遺憾錘子科技倒閉后,其他廠商在這一領域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對話中,何同學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如果當年沒有推出TNT,錘子科技是否能夠避免倒閉的命運?羅永浩坦言,如果不做TNT,錘子科技或許能夠多撐幾年,但也可能陷入“小而美”的掙扎局面。他指出,手機廠商想要保持“小而美”異常艱難,從這個角度看,倒閉或許并非全然是壞事。當然,如果運氣足夠好,能夠堅持到AI技術取得突破,錘子科技仍有可能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根據錘子科技官網的介紹,堅果TNT工作站本質上是一塊27英寸的顯示屏,搭載IPS全貼合4K屏幕,支持十點觸控,并內置獨立音頻信號處理器。其獨特的“十大神鈕”設計旨在實現高效便捷的操作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