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迎來重大變革,一則關于頭部券商合并的消息引發行業震動。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金公司”)宣布,將通過換股方式吸收合并東興證券與信達證券,此舉標志著國內證券業新一輪整合浪潮正式開啟。
根據三季報披露的數據,此次合并將催生一家總資產規模突破萬億的證券業巨頭。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三家機構總資產合計達10095.83億元,其中中金公司以7649.41億元居首,東興證券和信達證券分別為1163.91億元和1282.51億元。合并后新主體將超越多數同業,成為僅次于中信證券、國泰海通和華泰證券的第四大券商。
盈利能力方面,三家機構前三季度凈利潤總和達96.1億元。中金公司以66.67億元的凈利潤領跑,同比增長129.75%;東興證券和信達證券分別實現15.99億元和13.54億元凈利潤,增幅均超過50%。從收入結構看,中金公司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長44.20%,投資收益顯著提升;東興證券財富管理和投資交易業務貢獻主要增量;信達證券的系統業務和投資業務成為增長引擎。
資本實力對比顯示,中金公司母公司凈資本達460.25億元,東興證券和信達證券分別為251.51億元和231.71億元,合計超過943億元。現金流表現差異明顯,中金公司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達627.01億元,同比增長157.26%,而信達證券同期現金流為負值。
業務互補性成為此次合并的核心價值。中金公司在高端投行、跨境業務和機構服務領域具有顯著優勢,其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達29.40億元;東興證券依托股東中國東方,在不良資產管理和福建區域網絡布局深厚;信達證券則在并購重組、特殊資產投行和債券承銷方面具備專業能力,尤其在遼寧地區擁有100多家分支機構。區域布局上,中金公司營業部集中于經濟發達地區,東興證券在福建設有90多家網點,形成有效互補。
歷史經驗為本次整合提供參考。2015年中金公司合并中投證券后,歷時三年完成組織架構重組和人員調整,最終打造出統一的“中金財富”品牌。此次合并涉及范圍更廣、復雜性更高,對管理智慧提出更大考驗。國際投行發展路徑顯示,美國證券業通過持續并購整合,最終形成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巨頭主導的市場格局。當前中國前五大券商收入占比不足30%,與美國前五大投行超過50%的市場份額相比,集中度提升空間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