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近日迎來重要里程碑——第50萬輛整車正式下線,標志著其規模化發展進入全新階段。官方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宣布這一突破性進展,并特別致謝用戶支持,引發行業對產能擴張路徑的持續關注。據內部人士透露,該節點達成速度遠超預期,反映出市場對智能電動汽車的強勁需求。
產能爬升成為當前核心關鍵詞。北京亦莊生產基地已全面切換至雙班制生產模式,單日產能突破1200輛大關。更值得關注的是,第二座整車工廠選址工作正加速推進,計劃2027年投產,設計年產能達60萬輛。這一布局將使小米形成南北雙基地的制造格局,為后續市場擴張奠定基礎。
財務表現印證戰略成效。最新季度財報顯示,智能電動汽車業務貢獻營收290億元,占集團總收入比重躍升至25.6%。在保持18.7%行業領先毛利率的同時,經調整凈利潤同比激增80.9%,達到113億元。分析機構指出,規模效應初顯的小米汽車,正沿著既定軌道向2026年盈利目標穩步邁進。
產品矩陣規劃同步曝光。集團高層在業績說明會上透露,未來三年將密集推出8款全新車型,覆蓋轎車、SUV及跨界細分市場。這標志著小米正式吹響進軍中高端市場的號角,其"科技為本、生態共生"的研發理念,或將重塑智能出行領域的競爭格局。值得關注的是,現有車型已連續三個季度刷新交付紀錄,第三季度108,796輛的交付成績較上季度增長33.8%。
市場信心持續累積。在提前完成全年35萬輛交付目標后,企業披露當前訂單儲備充足,第四季度產能將繼續爬坡。這種產銷兩旺的態勢,既得益于制造端的精益管理,也源于消費者對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核心技術的認可。隨著第二工廠建設提上日程,小米汽車正加速從行業新秀向主流玩家蛻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