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脈脈高聘人才智庫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在人工智能領域,中美工程師的薪酬差距正持續縮小,目前約為兩倍,這一差距顯著低于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差。與此同時,兩國AI從業者的工作時長差異也備受關注。數據顯示,美國AI從業者每周工作時長普遍在80至100小時之間,而中國約三分之二的AI工程師每周工作時長不超過60小時。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AI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以2025年9月為例,AI領域新發布的招聘崗位數量同比激增超過11倍。據脈脈平臺統計,上千家AI企業共釋放約7.2萬個相關崗位,其中華為、字節跳動等科技巨頭以及MiniMax等專注于AI的企業,紛紛開出高薪招攬人才。例如,AI算法工程師、AI應用研發專家等職位的年薪最高可達14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中美兩國普通程序員的薪酬差距仍維持在約7倍的水平,但在AI工程師這一細分領域,薪資差距已明顯收窄。這一趨勢反映出中國AI行業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的競爭力正在增強。與此同時,企業高管、人力資源部門及獵頭公司正加速推進人才招募計劃,以滿足行業快速發展帶來的巨大人才需求。
業內人士分析,AI工程師薪酬差距的縮小,不僅體現了中國企業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力度,也反映了全球AI人才市場的動態變化。隨著中國AI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應用場景的拓展,未來這一領域的人才競爭將更加激烈,而工作時長與薪酬的平衡也將成為吸引人才的關鍵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