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在北京舉辦第六屆創新和知識產權論壇,聚焦開放協作與知識產權保護在科技創新中的核心價值。這場論壇沒有炫目的產品發布或口號,而是通過深度探討,展現華為在技術研發、專利布局和開源協作領域的長期積累與開放姿態。
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在論壇開場時強調,開放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和技術發展的關鍵動力,也是華為的核心基因。他表示,華為不僅重視自身知識產權的保護,也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涵蓋專利、商標、版權及商業秘密等多個領域。這種理念貫穿于華為的全球業務中,成為其創新生態的重要基石。
華為對研發的投入堪稱“偏執”。數據顯示,華為每年將銷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技術研發,過去四年這一比例甚至突破20%。2024年,其研發投入達1797億元人民幣,占全年銷售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計研發費用超過12490億元。根據歐盟《工業研發投入記分牌》,華為連續八年位居全球研發投入前六,與谷歌、蘋果、三星等科技巨頭并列第一梯隊。
持續的高投入帶來了豐碩的成果。截至2024年底,華為全球有效授權專利超過15萬件,其中中國專利逾5萬件,美國授權專利2.9萬余件,歐洲授權專利約1.9萬件。2024年,華為公開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6600件,自2014年以來連續位居全球第一;新公開專利3.7萬件,創歷史新高。這些專利廣泛覆蓋5G、Wi-Fi、多媒體等關鍵領域,已有超過27億部5G設備、12億部消費電子設備和32億部多媒體設備獲得華為專利授權,48家《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直接或間接使用其技術。
在知識產權運營方面,華為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平衡之路”。遵循FRAND原則,華為既是專利的貢獻者,也是技術的使用者。2024年,其專利許可收入約為6.3億美元,而累計支付的專利許可費是累計許可收入的三倍。截至2024年,華為已簽訂233個專利許可協議,僅2024年就新增22個,與諾基亞、愛立信、亞馬遜、三星等行業巨頭達成交叉許可協議,通過技術共享推動產業共贏。國際貿易許可者協會當選主席王寧玲在論壇上指出,行業需要加強協作,打破壁壘,負責任地進行許可,華為的實踐正是這一理念的體現。
本屆論壇的重頭戲是第六屆“十大發明”創新成果的發布。自2015年啟動評選以來,華為始終聚焦能開創新產品、創造大價值的核心技術。此次入選的成果覆蓋計算、操作系統、終端形態、通信、存儲、智能駕駛六大領域,展現了“全棧式創新”的實力。
在計算領域,華為推出了兩大創新:Scale-up超大規模超節點算力平臺通過高速互聯總線,將異構處理器、CPU和內存等資源整合為“全對等互聯架構”,實現資源池化和靈活組合;昇騰親和數學推理加速則通過優化算子與算法設計,最大化釋放昇騰芯片性能,為大模型推理提供高效支持。
操作系統方面,鴻蒙全棧架構創新技術成為生態基石。方舟引擎通過并行計算、以存代算和端云協同三大突破,提升軟硬生態協同效率;星盾安全架構從底層重構安全體系,用戶可自主掌控數據分享權限。目前,鴻蒙生態設備已超過10億臺,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智能操作系統之一。
終端與影像領域的創新重新定義了用戶體驗。折疊新形態通過首創天工鉸鏈系統和柔性屏技術,推出全球首款商用三折疊手機和最大商用折疊屏PC;紅楓原色影像采用陣列多光譜顏色處理架構,從環境光譜捕捉到色彩還原算法全鏈路優化,實現手機攝影“所見即所得”。
存儲與通信領域的突破為數字經濟筑牢基礎。新一代超高容量和性能SSD通過先進封裝與算法融合,實現容量密度四倍躍升,支持百TB級數據小時級恢復;短距光互聯通過“光芯片-光電鏈路-網絡系統”三重創新,解決傳統電互聯痛點,使智算集群可靠性提升3倍、覆蓋范圍擴大12倍;F5G-A萬兆光接入的50G PON技術構建起高性能、低成本的接入系統,成為“萬兆入戶”的核心支撐。
GigaGreen RAN基站以“能耗低30%、集成度高30%”的優勢,結合“0 bit 0 Watt”技術和數模對消架構,實現綠色通信與頻譜高效利用的雙贏;基于實時環境認知的輔助駕駛新范式通過“普通地圖+車端純感知”融合,突破傳統輔助駕駛對高精地圖的依賴,在高速和城區均能實現“看得懂路、開得類人”的體驗。
這些創新成果的落地離不開華為對開放理念的堅持。在標準領域,華為2024年向國內外標準組織貢獻技術新增提案超1萬篇,累計貢獻超14萬篇,推動5G、F5G等標準的全球統一;在開源領域,openEuler系操作系統累計裝機量突破1000萬套,社區伙伴達1956家,開發者超21000人,覆蓋155個國家和地區;OpenHarmony社區超8100名共建者提交新增開源代碼超1000萬行,6.0版本的發布進一步完善了生態。
為推動技術開放與知識共享,華為于2024年6月上線“查思專利”公益項目,免費為全球科研人員提供專利查詢服務。本屆論壇上,該平臺新增“語義檢索”和“AI摘要”功能,并支持通過微信公眾號查詢,為創新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助理總干事Marco Alemán評價稱,華為是WIPO全球知識產權服務的主要使用者,其研發創新能力極為突出。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鄧希煒表示,以華為為代表的科技公司遵循國際知識產權慣例,促進了知識產權的價值流動,構建了良性的商業生態。宋柳平最后強調,華為愿與產業伙伴共同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氛圍的構建,實現產業的共同發展。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華為選擇以開放姿態參與全球創新網絡,既是對自身技術實力的自信,也是對產業共同體未來的擔當。











